2019年4月26日星期五

《這一代》創刊詞:寫在創刊號的前面

這一代,已經獲得了這樣多的名號:受傷的,迷惘的,被耽誤的,思索的,戰鬥的;眾說紛紜,不一而足。然而,歷史——嚴峻的歷史已經找到了一個光輝的日子為他們命名。真的,很難設想,如果沒有“四‧五”這一天,我們的子孫後代談起這一代,將會說:“他們交了白卷!”一張只代表恥辱的白卷,遮掩了這一代人堅毅的面容……
這一代,有他們自己的生活道路:睜開眼就看見五星紅旗,從小就呼吸著新中國的空氣。可是,真理本身並不能代替對真理的探索,何況真理還在向前發展(伴隨著一千個謬誤和虛幻!)於是,有長征隊的旗職,語錄本的海洋,直到高音喇叭,長矛藤帽,直到從西雙版納到大興安嶺,從五指山下到天山南北,那風裡雨裡倔強的身影,泥裡水裡紛亂的腳印。
這一代,有他們自己的感情:希望,追求、幻滅、迷亂、失望甚至絕望,痛苦和歡樂,愛情和仇恨——脈膊與人民的心跳相通,呼吸共和國的胸膛起伏!有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也有霞飛日出、白雲拂天,有大海咆哮、洶湧澎湃,也有潺潺清泉,如泣如訴……
於是,這一代有了他們神聖的使命:他們是千百年來多少志士仁人為之奮鬥不息事業的繼承者,他們是史無前例的社會動盪的見證人,他們是走向二十一世紀絢麗未來的浩蕩新軍。
於是,這一代有了他們嶄新的文學:真實地寫出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和理解,通過藝術形象去追求真理,去喚醒人們的信念、意志和尊嚴,歌唱真、善、美,鞭撻假、惡、醜。而在藝術上決不屈服於任何“最新定制的創作規格”,決不停止對新的藝術風格、藝術方法的追求和探索。
於是,十三個大學中文系、新聞系的同學們,用輪流主編的方式,聯合創辦了這樣一個文藝雜誌。我們不敢妄稱為這一代的代表,正如這裡的作品不敢妄稱為這一代的代表作一般。但是,滴水映蘭天,寸草閃春暉。我們的習作將唱出這一代人以及和他們聯繫著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將描繪出這一代人以及他們所嚮往和投身的事業的風貌,也將在這一代對藝術世界的探索中留下自己的腳印……
十三校《這一代》創刊協商會全體代表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日於北京

出處:原載於1979年11月《這一代》第1期,署名:十三校《這一代》創刊協商會全體代表,作者:黃子平、蘇煒。


附:告讀者書


由於大家都能猜到,也都能理解的原因,印刷單位突然停印,這本學生文藝習作刊物只能這樣殘缺不全地與讀者見面了。
我們慚愧。怎麼對得起天南海北交款預定的讀者?怎麼對得起熱情關注並鼓勵我們的有關領導及文藝界老前輩?怎麼對得起作品未能刊出的作者、譯者?
我們又無愧。我們流了汗水出了力,不,還是這樣說吧:我們獻出了自己的心!在目前的條件下,也許不可能爭取到更好的結果了。
五個月來心力交瘁,使我們成熟了一點。每個讀者接到這本刊物時,也會成熟一些吧?
是的,《這一代》創刊號的殘缺決不意味著這一代的殘廢!

出處:原載於1979年11月《這一代》第1期,署名:《這一代》創刊號執行編輯《珞珈山》編輯部。


《這一代》簡介:


《這一代》(季刊)於1979年11月創刊,十三個大學用輪流主編的方式,聯合創辦的一個文藝雜誌,分兩種版本:黑色封面版本,白色封面版本。這本雜誌,只出了一期卻因政治的壓力,夭折了。創刊號的執行編輯:武漢大學中文系《珞珈山》編輯部。

十三所大學及其刊物:
1、中山大學中文系《紅豆》;
2、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大學生》;
3、北京大學中文系《早晨》;
4、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秋實》;
5、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初航》;
6、西北大學中文系《希望》;
7、吉林大學中文系《紅葉》;
8、武漢大學中文系《珞珈山》;
9、杭州大學中文系《揚帆》;
10、杭州師範學院中文系《我們》;
11、南開大學中文系《南開園》;
12、南京大學中文系《耕耘》;
13、貴州大學中文系《春泥》。




2019年4月25日星期四

《國史館學術集刊》創刊辭

邁入新世紀的國史館展現有別於過往的風貌,一方面加速典藏檔案的開放利用,積極整理戰後的臺灣史料,另一方面也擴大對民間史料的徵集,加強與地方文史工作者的交流。今年6月,《國史館館刊》,復刊第三十期終於改版出刊,顯示國史館加強與社會互動、更接近臺灣人民與土地、館務發展多元化活潑的氣象,接著《國史館學術集刊》於12月創刊,則強化國史館在學術發展領域中應扮演提升和推動的角色;兩種期刊,兩種性質,正標示著國史館未來發展的走向。
國史館掌理纂修國史事宜,且為國家重要的史料典藏機構,為倡導近、現代史研究與刊佈所保存的珍貴史料,曾在1947年12月創刊《國史館館刊》,續於1948年3月出版1卷2號,8月出版第3號,11月出版第4號,至1949年1月出版第2卷第1號,前後共5期,旋因時局混亂而停刊。1957年6月,本館在台複館,百廢待興,未遑計及復刊事宜。但為了推廣國史研究、介紹館藏重要史料,以及報導本館工作給社會各界,長期以來館內同仁咸認應該恢復館刊發行,而於1987年元月正式復刊。
復刊之後《國史館館刊》,每半年出版1期,至2001年6月,計出版30期,就其類目分,有演講、論著、專書、國史擬傳、碑傳備采、書評、史料介紹、憶往、歷史見證、選著選譯、檔案防護、檔案管理、學術通訊、館務報導等項。近年來有關近、現代史研究水準逐漸提升,為了加強與國內外學術社群的互動交流,提升國史館應有的學術地位,本館同仁認為,有別創一本具有學術性研究刊物的必要。同時,本館在兩、三年前即有意將《國史館館刊》改版,並另創學術集刊,乃計畫將原本發表在《國史館館刊》的專著另行分出,創立《國史館學術集刊》。
顧名思義,《國史館學術集刊》強調以嚴謹的學術態度,來研究、撰寫歷史;在稿件審查上,則采嚴格而公正的方式。本刊采橫式編排,以配合時下一般論文寫作格式,並簡化排版作業;除了提供本館同仁發表個人研究成果外,也竭誠歡迎歷史、社會、人文等各學術界先進賢達提供作品。不論是內稿或外稿,在審查標準上絕無不同標準,希望由此提升本館同仁研究水準,並達到與館外學者、專家廣泛交流的目的。
國史館是國家最高史政機關,擔負著推廣國史研究、保存史料、發展學術的任務,除此之外,更應該掌握時代脈動,編輯撰寫當代意義的書籍和論文,留下歷史記錄和觀點。在邁入二十一世紀之初,《國史館學術集刊》正式創刊,不只對本館學術研究和未來發展具有指標性意義,更希望在近、現代史研究領域中,能提供學界、文化界人士發表的園地,為樹立臺灣史學研究典範而共同努力!

出處:原載於2001年12月1日《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期,署名:張炎憲。


附:《國史館館刊》復刊辭


國史館為研究史學及國史上各項實際事例,並集當代名家之史料著述,特編印《國史館館刊》(季刊)。創刊號於民國36年12月出版,續於37年3月出版第1卷第2號,8月出版第3號,11月出版第4號。38年1月出版第2卷第1號。以後因國事混亂,本館播遷,不得不暫時停刊。
先是,民國36年4月25日,本館舉行纂修人員第一次座談會,顧纂修頡剛提議創辦一研究近代百年史之刊物,以供國人閱讀。張館長溥泉表示贊同,即推定柳詒徴、汪辟疆、顧頡剛、汪東諸位纂修,籌畫編印事宜。其後組成館刊編輯委員會,由但副館長燾擔任主任委員;實際編輯工作,第一卷由汪纂修辟疆負責,第二卷改成柳纂修詒徴負責;一般事務由馬協修騄程負責。館刊內容分為論著、專論、國史擬傳、碑傳備采、文藝、館務、附錄等七類,執筆人有但燾、柳詒徴、顧頡剛、金毓黻、汪辟疆、劉成禺,夏敬觀、冒鶴亭諸位先生,都是國內知名的史學家,選輯的論文精闢、史料珍貴。所以創刊以來,暢銷國內外,史學界人士多來函獎譽。回想那兩年受時局影響,物價飛漲,紙張供應和印刷方面都感到萬分困難。而執事諸先生協力共謀,勉強出版了5期,表現其盡瘁史事的苦心。
民國46年6月,本館在臺灣複館,百舉待興,自未遑計及館刊之復刊事宜。上年,本館同仁認為加強國史研究、溝通館內外之修史意見、介紹重要史料、報導本館工作等,實有恢復館刊之必要。乃將“館刊編印”一項,列入76年底計畫及預算,並即擬訂《國史館館刊編印辦法》,聘請遲景德、賴暋、張明凱、洪桂己、路守常、朱重聖、陳孟堅諸先生為編輯委員,並聘朱重聖先生為主任編輯,蔣武雄、方志強、何智霖諸先生與崔若璇、董新華小姐為助理編輯,積極籌畫徵稿及編印事宜。復刊後的館刊,以半年出版一期為原則。內容較前略有增減,分為論著、專著、國史擬傳、碑傳備采、書評選載、史料選載、學術簡訊、館務報導及其它等九類。凡今人有關史學、史法、史評、史觀之論著、專著,以及清季以來私家專載筆記之有資史料者,新書評介之有助徴校者,國內外學術活動之裨中國史研究者,皆在擇優刊載之列。根據最新“出版年鑒”的統計,目前國內歷史雜誌有54種,歷史學刊有22種。已有如此多的歷史刊物,則本刊的復刊,僅是在總數上增加了一種,實是無足輕重。但本館同仁希望本刊內容要有特色,確能使讀者閱後獲得一些新的東西——新的意見、新的史料、新訊聞。這是本刊的編輯目標,雖然不易做到,但我們願意努力以赴。希望諸位史學家、各界人士、讀者,多多賜指教和支持。
本刊復刊號在形式上雖較前略有不同,但編輯原則仍本過去的一貫精神。查創刊號載民國37年12月15日下午舉行第一次館刊編輯委員會會議記錄。開會時,張館長親臨指導致詞,說明本館纂修國史,應堅守三民主義的立場,並指示本館所載史傳的原則。當晚七時半,他還以電話詢問但副館長關於館刊會議之事,指授編刊義例,尤嚴正統、閏統之分。不幸當夜張館長即病發,不及醫治而逝世。他正是“畢生事業,晚矢歸宿於國史”(見張館長事略)的志士仁人。復刊後的封面題名,仍用張館長的遺墨,以表示對他的崇敬與懷念,並肯定他對纂修國史指示之傳承。

出處:原載於1987年1月1日《國史館館刊》復刊號第1期,署名:朱匯森。


《國史館學術集刊》簡介:


國史館為鼓勵研究國史,並保存史料,呈現學術界動態及館務,特編印《國史館館刊》(季刊),於1947年12月在南京創刊(無創刊辭),前後出版5期,旋因時局動盪而暫時停刊。1957年在台複館後,為賡續加強國史研究,於1987年1月發行復刊(半年刊),內容涵蓋論著、專著、國史擬傳、碑傳備采、書評選載、史料選載、學術簡訊、館務報導等。2001年6月自30期起改版為橫式,刊載館務報導、史料介紹、國史擬傳、碑傳備采、學術通訊等,俾能呈現館務多元發展,加強與社會互動;學術論文、書評則改刊載于《國史館學術集刊》(2001年12月1日始,發行《國史館學術集刊》,為國史館代表性之學術研究刊物。自第1期至第6期為半年刊,第7期起改為季刊,發行至2008年12月,共18期),後為加強國史研究之傳統,自2009年3月起,複將《國史館學術集刊》改回原《國史館館刊》,並接期號,自第19期起繼續以學術季刊形式發行至今。
《國史館館刊》網址:https://www.drnh.gov.tw/p/412-1003-212.php?Lang=zh-tw
《國史館學術集刊》網址:https://www.drnh.gov.tw/p/412-1003-213.php?Lang=zh-tw




2019年4月21日星期日

《人間思想》發刊辭

在這個代工之島上,難道連知識生產也非得只是代工不可嗎?
長期以來,我們的人文社會知識是在一種前提自明、太自明的狀況下量產。我們無意識地關閉了對知識生產所需的前提的反思,從而無意識地按照一種“普世的”規範與方法生產知識。於是,那需要經常被提上檯面進行反思辯難的“前提”,就變成了“常規”。在“常規”之下,知識生產者的自我確鑿、目的明確、方法因襲、語言熟爛;一切皆在一種慣常中順流而下。但是,這個所謂的“常”,恰恰是一赤裸裸的不正常——天下皆曰常之為常,斯不常矣!它遠遠不是什麼世間常道,而是在一特定時空下,對我們的意識進行銘刻,對我們的精神進行殖民的全球知識霸權。於是,我們的知識生產竟而取得了一種與我們知識分子菁英意識與自由習氣理應水火不容的機械生產時代流水線特質。西方各種流派的名詞概念不停地被翻譯成中文,組裝為各派反抗行動的套件,再貼上臺灣主體性的商標,於是就成為各派所標榜的進步知識品牌。憑依著它們,某種“代理人戰爭”一直在這個島嶼上樂此不疲地持續著。
這樣的一種常態知識活動,雖然貌似“安身立命”,但其實可能只是機械性地對勞動與生命的佔有;雖然貌似“自由”,但畢竟是一個諷刺的自由——條條大路只能通羅馬。於是,知識人雖然決眥攘臂,奮聲“批判”,但所謂批判似乎也只能是現代性價值共識之下的茶杯風波。於是,知識人雖然不敢或忘“現實介入”,但“現實”早已被他們的知識之“常”劃地為牢了。“現實”,於是只是目的地(即,作為歷史終點站的“現代性”),以及朝向目的地前進的朝貢千帆(所謂“發展中”),之外,則是猿猴、熊羆、洪荒、古跡、傳說、落後、伊斯蘭、亞細亞——那一片現代性北斗光暈之外猶待啟蒙的黑暗之心。
該是對這樣的“學習”,停、看、聽、思的時候了。只思想不學習,固然也將會有危險,但一頭栽進一種學習而不思想,那將註定無謂,而將只是知識分子圈的知識遊戲而已。“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兩千年後,其響若鐘。
“思想”應先於“學術”。這是因為我們在學習或研究之前,應該先思索的是:“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知識的“目標”是什麼?前一個問題不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或“認同的”問題,而是一個歷史的問題,從而也是“客觀的”問題:我們要如何深入理解形成我們今日主體狀態的各種歷史經緯線索?唯有盡力內在於我們的社會與文化的歷史性肌理,我們或許才可能有較穩固的立場與較審慎的態度,去立論並爭論我們所追求的人倫關係、經濟生養、政治安排,乃至文化審美是什麼,以及應該是什麼。我們有我們要走的路;它絕不是來自于一個“成為他者”的童騃許願,而是來自于對形成自身的各種歷史線索與條件——無論是正面的與負面的,加以掌握與提煉。世上的每個民族、每個文明,能認識它自身的潛力與條件,能走上它自己的路,而每一條路又無礙於和其他條路之間,有學習、有參照、有對話,這才是真正全球範圍的“文化多元主義”。這才是自由主義多元文化觀的最激進的可能。這才是第三世界的國際主義。
然而,這樣一種態度,有時也可能稍嫌謙遜罷。在今天,對人類乃至其他物種在這個星球上的未來,我們難道不應該更敢於承當、更願意負責嗎?這是因為,在一片“永續”聲中,霸權現代性無疑已展現出多重嚴酷危機。別的且不說,按照目前的欲望溫度與發展速度,這個地球還能禁受多久?而這樣的一種非到“燒掉它的最後一噸煤”(韋伯語)那一刻,才能停下它的狂奔的“發展主義”,難道不又是根據西方宗教改革(如非更早)以來的價值與制度綜合體,而吊詭地被“神聖化”與“普世化”的嗎?這些價值與制度至少包括“競爭”、“進步”、“創新”、“個體性”、“自由”、“平等”、與“民主”(即“多數決”)……。早在一百多年前,魯迅即一方面在反抗民族自身的愚蠻麻木的同時,警惕人們也不可無加反思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偏至”。路還是必須要自己走出來的。今天,這樣的一種真正意義的獨立思考,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西方,因為後者也是它自己“偏至”的犧牲。
上世紀八O年代末,那當初從西方內部發展出來的反西方話語——社會主義話語與體制,遭到了幾乎是瞬間解體的命運,從而“(新)自由主義”頹波再激,馴至於形成了今日單一普世霸權。在廣大的第三世界,對這個霸權的性質與效用,並非沒有質疑與反抗,但似乎,好比在臺灣,人們對霸權的“批判”立場,基本上還是“內在性”的,也就是在承認了這個體制所宣稱的價值的前提下,對體制的現實進行拆謊。可以說,這是所謂“公共知識分子”、“批判知識分子”或“社運人士”的一般姿態。
在承認“公共知識分子”等身分的友好立場上,我們不得不指出這種內在批判的缺乏思想含量。這個缺乏的後果很可能是:它在姿勢上反抗並實踐,但在知識上忠誠且怠惰。我們不能永遠地把自身當作一張歷史白紙了,僅在上面轉貼幾個進步大名(公共、正義、平等、自由、參與、多元、批判……),讓它在街上、在人前,迎風獵獵,自以為義。而世界的不改乃至於向下,又恰恰好讓我們繼續為我們的憤怒、傲慢、“批判”與“實踐”添柴積薪。該是反省我們的知識與政治的無效,乃竟至於“自利”的時候了。時代早已向我們提出了一個我們總是充耳不聞的要求:對我們所存在的鄉土、民眾與區域,我們當以更內在於自身歷史的方式,提出創新性的視野與開拓性的解釋。
而這樣一個新的思想與知識事業,必然同時也是人間的。這是因為,當知識界開始質疑長期以來作為它北辰的“西方”、“現代”、“公民”、“資本主義”、“全球”、“歐美中心”與“都會”時,它必須要以全新的勇氣和智慧面對它向來所無視或輕視的“鄉土”、“傳統”、“民眾”、“社會主義”、“區域”、“第三世界”與“後街”——而這恰恰是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中的“人間”,也恰恰是他在八O年代下半所創辦的《人間雜誌》,以及後來的《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的落腳與用心之所在。
此刻,我們懷著戒慎警懼的心情,企圖承繼這一個從魯迅到陳映真以來的極重要但卻又被高度壓抑的在地左翼傳統。《人間思想》的自我期許是一個中文的國際刊物,在深耕在地的同時,把自身更緊密地鑲嵌在亞洲與第三世界的內在。我們要重新連系上並挖掘出區域中具有批判性的思想資源、開出更廣闊的人間視野、對這個危機滿布的世界提出更貼近歷史的解釋,並尋找介入現實與開創歷史的新契機。《人間思想》呼籲包括臺灣在內的中國知識分子,以及東亞區域知識分子,共同為一個歷史的、現實的、人間的思想事業共同努力。

出處:原載於2012年7月《人間思想》(臺灣版)第1期。


附:《人間思想》發刊詞


在今日林林總總的漢語寫作中,我們總能發現一些無法被當今學術和學科打撈起來的東西,一些溢出理論、話語、知識生產的思想與情感的剩餘物。這些難以被命名的剩餘之物,往往讓人百感交集、一言難盡。清人況周頤說:“吾聽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外有萬不得已者在,此萬不得已者,詞心是也。”這詞心之根基,此“萬不得已者”,亦是人間思想持存之基礎,探討之目的。
《人間思想》希望承接陳映真先生《人間》雜誌的精神脈絡,紮根現實,深耕社會,呈現當代人的思想與情感、困惑與懷抱。它不是要導向文人化的世情詠歎和人生感悟,也不欲喚起那築基在市民社會和現代個體基礎上的民粹與人道,其運思寫作之基礎,是人心世道,是所謂“人間”。
所謂“人間”,不是社會學家“田野調查”的場所或對象,也不是公共理論的外在化的“社會”和日益空洞的“公共空間”。人間是有我之境,人間思想,乃有我之見。它牽繫著鄉土,無論城鄉市鎮;它趨向民眾,而非人民或公眾;它懷抱家國而非國家,無論父國、母國抑或祖國;它期待著喚起一種新的寫作方式,一種久違的思想姿態。
人間思想,是感同身受的思想。人在其中,身心俱足,故感同身受。人間思想,是有情有義的思想,人在其中,因緣牽引,故有情有義。人間思想是“在人間的思想”,也是“為人間的思想”,在我們的思考、寫作和創作中,它從未失卻、又尚未到來。

出處:原載於2014年8月《人間思想》第一輯(大陸版),作者:高士明。


《人間思想》簡介:


《人間思想》(半年刊)於2012年7月創刊(臺灣版),每年1月、7月出刊,定位為中文的國際刊物,主編:陳光興、趙剛、鄭鴻生;大陸版第一輯於2014年8月出版,主編:賀照田、高士明。
《人間思想》第1期(臺灣版):https://www.pcstore.com.tw/renjian/M11710969.htm
《人間思想》第一輯(大陸版):https://www.pcstore.com.tw/renjian/M19403435.htm



《北京紅衛兵》創刊詞

槍桿子,筆桿子,幹革命缺一不可。
資產階級掌握筆桿子,就宣揚資、封、修那一套反動腐朽的東西,為資本主義復辟製造輿論。
無產階級掌握筆桿子,就要破舊立新,就要大力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制度的誕生而大喊大叫!
天,是毛澤東思想的天;地,是毛澤東思想的地;無產階級是天下的主人,我們要掌握世界的命運。
《北京紅衛兵》就是要使無產階級掌握筆桿子。她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兩條路線鬥爭的決戰時刻誕生。她將永遠堅定地站在以毛主席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一邊,為宣傳毛澤東思想而戰,為捍衛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而戰!
《北京紅衛兵》是理論的,戰鬥的,批判的,革命的。她的特點是尖銳,潑辣、有棱有角。她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爽爽快快,幹乾脆脆;她毫不拖泥帶水,毫不吞吞吐吐。她像投槍、像匕首,向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猛剌過去;向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猛剌過去;她對一切不符合毛澤東思想的東西都要大反特反;她對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予以無情地揭露和批判。她對新生事物予以最大的支持和讚揚。
《北京紅衛兵》永遠聽毛主席的話,“要靠大家來辦,靠全體人民群眾來辦,靠全黨來辦,而不能靠少數幾個人關起門來辦。”
《北京紅衛兵》是首都大專院校紅代會所屬部分院校無產階級革命派的聯合刊物,她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各院校間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搞好鬥批改,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她將永遠是革命派的喉舌,永遠為革命派說話。她將同所有革命派一起,徹底砸爛舊世界,為建立一個毛澤東思想的新世界而獻出所有的力量。
《北京紅衛兵》將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自力更生的精神,沿著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光輝大道奮勇前進!

出處:原載於1967年《北京紅衛兵》創刊號,無署名。


《北京紅衛兵》簡介:


《北京紅衛兵》於1967年創刊,主辦單位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代表大會,編輯者北京紅衛兵雜誌編輯部,通訊處為北京地質學院。


2019年4月20日星期六

《東方紅》發刊辭

最響亮的歌是《東方紅》!
最偉大的領袖是毛澤東!
毛主席啊,我們工農兵文藝戰士永不休止地放聲高唱《東方紅》,用歌聲來抒發我們對您的無限信仰、無限熱愛、無限忠誠、無限崇拜!
《東方紅》將給革命人民以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敢革命,敢造反,敢把皇帝拉下馬,敢叫日月換青天,敢創造人世間末有的珍奇!
《東方紅》將階級敵人以致命的沉重打擊。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裡埃。光陷無際的毛澤東思想,將照出一個紅彤彤的天地!
《東方紅》是工農兵最粗獷、最雄厚、最壯闊、最響亮、最激昂、最動人的歌聲。它是威力無窮、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的頌歌。我們工農兵唱著它,一直唱到永遠、永遠!
毛主席說:“革命文化,對於人民大眾,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準備;在革命中,是革命總戰線中的一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要佔領和據守這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必須高唱《東方紅》。要佔領和據守這條必要和重要的戰線,不可避免地遇到阻力:我們曾幾經曲折地創辦過工農兵自己的文藝刊物《紅旗戰士》、《工農兵文藝》,現在我們又高唱《東方紅》,創辦了工農兵自己的文藝刊物《東方紅》了!
日從韶山出,日出東方紅。這是一幅多麼壯麗的偉大景象!我們工農兵文藝戰士熱血沸騰,鬥志昂揚,高唱《東方紅》,誓死捍衛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
東方紅!太陽升!……
歡呼工農兵自己的文藝刊物《東方紅》在一片光輝燦爛中誕生!

出處:原載於1968年2月20日《東方紅》創刊號,無署名。


《東方紅》簡介:


《東方紅》於1968年2月20日創刊,屬於江蘇省工農兵文聯,出版期數與停刊時間及原因不詳。



2019年4月18日星期四

《實踐筆記》發刊詞:為什麼要辦<實踐筆記>?

《實踐筆記》是由一群社會運動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知識份子及學生所構成的集合體。
籌辦《實踐筆記》,是為了解決這樣的一些問題:
受壓迫人民應該站起來,怎麼站?
民主毋需代理人,人民又該怎麼進行主體性民主實踐?
壓迫關係無所不在,它們的性質是什麼?
大家都要反統治,誰才是臺灣的統治者?
社會矛盾與日俱增,我們能做什麼?
他們都說要獨立、要統一,我們還能要什麼?
…………
這些,不只是政治上的問題,還是經濟、社會、文化、意識形態等全般方面的問題,同時,也是理論與實際、思想與實際、理想與現實、知識份子與草根民眾之間,如何對立統一的問題。
創辦這個刊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我們不相信論述實踐與運動實踐之間有著必然的、不可逾越的鴻溝。如果沒有做到,那只是因為我們做的不夠好。
《實踐筆記》是個文字戰鬥體,它不是任何人、個別團體或單位的機構刊物,但它卻是所有受壓迫階級、社群及個人的共同機構刊物。反對任何形式、任何領域的壓迫,就是我們共同的立場。
《實踐筆記》雜誌社不只是個拉稿、趕稿,只管出版的單位,它更是個匯聚物質力量、改造客觀現實的媒介,就在這個意義上,它正是一個運動的實踐體。
透過買書、閱讀、思考、撰稿、傳閱、行動參與,只要你願意,你也可以成為“我們”!

出處:原載於1989年11月10日《實踐筆記》試刊號,第1期(1990年1月1日出版),無署名。此期刊發刊詞為一幅漫畫,試刊號的《編輯手劄》,算文字版的發刊詞。


附:編輯手記


《實踐筆記》終於創刊,根據各方關心人士對試刊號的意見,編輯部採行了一些改進措施,包括增加頁數、擴大運動紀錄與分析、刊物形式活潑化等,這些措施雖然增加了工作人員及財力上的壓力,然而,諸多的關切,卻是更令《實踐筆記》全體工作同仁感銘於心的。
1989年的選舉,做為臺灣各種社會集團、政黨及力量的集中展現,是考察臺灣社會的一個重大指標。在《實踐筆記》試刊號中,已嘗試著將選舉及代議民主制來一次徹頭徹尾的檢視,其意義在於揭露關於“民主政制”之迷思的真實內核。徹底的檢視,對於目前集合為《實踐筆記》的、各種社會位置上的朋友們而言,絕不是在言論上自我標高、淩空闊論或犬儒式的集體宣洩,而是以具體行動介入現實的進程中,一個必要的實踐環節。
因此,在本期,我們再度談論選舉,然而,不同於一般庸俗談法的是,我們非但力求避免旁觀式的清談,更求在論述過程中扣準可以實踐或已經實踐當中的施力點,亦即,力求在泛政治化的選舉眾生相中廓清出一幅被遮蔽已久的社會內容,所以,除了通盤觀照選舉,我們還從工農階級主體性的觀點談工農團體立委選舉,並以台南縣做為最後凝視的焦點,編輯部採訪了在台南縣草根社會運動上經營已久的陳秀賢,在他的省思中,我們將可看到生動、活潑的社會力表現,在<社運陣線>專欄中,漁權會的聲明及茄菝反奇美運動的介紹,則可提供讀者做為進一步理解該等社會力的背景資料。
做為一份運動刊物,做什麼、怎麼做,始終是《實踐筆記》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本期開始,我們增開了<國際戰線>、<校園通訊>及<運動ABC>等篇幅,分別呈現國際重大局勢、校園民主運動動態紀錄及檢討等議題,看似紛亂,實則隱含反壓迫、求解放的一致性,相信在未來的日子中,伴隨著《實踐筆記》本身的成長,讀者將可日益深入、日益清晰的瞭解這一點。
這是一條探索中的道路,你,我,我們,何妨攜手共行!

出處:原載於1990年1月1日《實踐筆記》第1期,無署名。


《實踐筆記》簡介:


《實踐筆記》(半月刊)於1989年11月10日創刊,發行人與總編輯皆為黃志翔,社長蔡建仁。
《實踐筆記》試刊號、第1-3期:http://apcsleftmgz.blogspot.com/p/blog-page_30.html



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

《春風》發刊辭:春風的訊息

春天,是所有生命的旺季;
而春風,預報了春的訊息!
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富足的美好生活,是我們的共同理想。因之,關懷社會、參與社會、改革社會也就成為大家的連帶責任。近年來,隨著臺灣政治運動的空前蓬勃,社會運動的方興未艾,超著這個方向勇往邁進的刊物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並普遍受到社會大眾的歡迎,從而大大激勵了新生代強烈的社會關懷和深入的社會參與。
春風誕生在這樣的歷史時刻,只有一個愷切的期盼:永遠不妥協地站在自由民主的這一邊,義不容辭地承擔起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和大家共同努奮鬥。
我們深信:真知可以打破一切虛妄的神話,與古老的禁忌。我們更深信:真知可以培養自由開放的心智,開拓博愛無私的胸懷,更可以鍛煉實踐真理的勇氣。
基於這樣的信念,我們切實地自我要求:以理性篤實的態度,從文學,歷史與實事等方面著手,建設一個自由討論的開闊園地,借著這塊園地,和社會大眾一起來努力發掘問題、認真探求答案。
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正確地瞭解自己的目前處境和歷史歸趨,也才可能更有效地貢獻出我們的力量;只有從這裡出發,我們才可能不負先民所托,改變當前環境,創造出一個美好的新社會!
這樣的一份使命,顯然不是《春風》同仁所能單獨承擔的。事實上,《春風》屬於社會大眾全體,它的力量也應來自全體社會大眾。我們深切體悟:
老把自己當成珍珠,
就時時有怕被埋沒的痛苦;
要把自己當作泥土,
才能讓眾人踩成一條道路!
是的,我們願為“泥土”,那麼,請大家毫不猶豫地跨出腳步,無所顧忌地把我們踩成一條“道路”——一條通向春天的道路。
春天,是所有生命的旺季;而《春風》,預報了春的訊息,也將吹醒沉睡的靈魂,更將吹綠臺灣的大地!

出處:原載於1979年11月1日《春風》創刊號,署名:本社。


附一:春風——為《春風》創刊而寫


來,請站起來,
請坐著、蹲著、躺著的朋友
都站起來……
這是颶風與寒流侵襲的季節
請站起來,站起來衛護我們的家園。

來,請醒過來,
請睡著、活著、夢著的朋友
都醒過來……
這是夜霧與晨曦交織的時刻
請醒過來,醒過來迎接我們的黎明。

來,請走過來,
請醒著、站著、望著的朋友
都走過來……
這是嚴冬和春曉交迸的時節
請走過來,走過來播下我們的種粒。

請聽——
長年冰封的土地下,
什麼物體正在蠕動?
什麼生命正在爆芽?
什麼聲音正在呐喊?
啊!是春風帶來的信息!

出處:原載於1979年11月1日《春風》創刊號,署名:詹澈(詹朝立)。


附二:《春風》的邀請


《春風》屬於你,你應該來參與。
請你就時事、歷史、文藝各方面盡情、盡興、盡力地發揮——請你“深入”之後不忘“淺出”,請你在不厭其詳地原則下盡可能簡短。
也歡迎你把構想用漫畫表現出來,讓大家一起欣賞。
“春風廣場”是特別闢給你提供消息、發表意見的自由園地。
如果你的來稿不願被刪改,請聲明;譯稿,請附原文並注明出處。
截稿——每月十日。
稿酬——三百、四百、六百、一千元。

出處:原載於1979年11月1日《春風》創刊號,無署名,P17頁。


《春風》簡介:


《春風》於1979年11月1日創刊(1979年11月1日之前,《春風》雜誌市場上便有售賣;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之《我的黨外青春:黨外雜誌的故事》P113頁,2015年11月版)。發行人詹朝立,榮譽發行人黃順興,社長王拓,榮譽社長張春男,總編輯蘇逸凡(蘇慶黎)。《春風》雜誌第2期出刊之後不久,發生美麗島事件,《春風》雜誌社長、總編輯等人被捕,後來社長因而入獄,《春風》遂因此停刊。
《春風》雜誌創刊號及第2期:http://apcsleftmgz.blogspot.com/p/blog-page_10.html




2019年4月14日星期日

《鼓聲》發刊的話:植根鄉土‧心懷中國‧放眼世界

身為《鼓聲》的發行人,在此創刊之際,不能不講幾句話,向廣泛的社會民眾作一個交代。
去年年底,我為了實踐愛國和民主的理想,參加了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期間同胞們為我出錢出力支持的種種,使我終身難忘。後來選舉突然中斷了,致使同胞的捐款未能用完。雖所剩不多,但是由於這是一筆同胞們為促進中國之自由平等而捐出來的款項,我應該設法仍然用之促進中國之自由平等的工作上。現在,我已不能再以競選的講臺為民請命,但想到我還有一支禿筆。於是與朋友們討論如何運用剩下的這一點錢,俾不負同胞們交給我們的責任,因而想到辦個刊物。這是本刊創刊的緣起。
在本刊的創辦過程中,首先要感謝黃順興先生。由於他熱情的鼓勵,使我們有了充分的信心。黃先生是一位連任二屆的現任立法委員,去年底也參加改選,極受中部民眾支持。他從政三十年,耿介不阿,廉潔自守,且極富民族思想。張春男先生慨允出面主持社務,使本刊陣容更為堅實。張先生曾任國大代表,因政府未能接受他改革時弊之議,決然自動辭去國大代表之職,以實踐競選諾言,開責任政治之典範。王拓先生和蘇逸凡小姐,也為本刊提供許多具體的意見和支援。王先生是一知名的青年作家,去年也參加了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因廣受民眾支持而崛起於黨外政壇。蘇小姐則是聞名島內的《夏潮》雜誌主編,她豐富的經驗,使本刊獲益甚多。另外還有許多朋友們為本刊提供了許多實際上和精神上的支持,更是我所要感謝的。沒有大家的群策群力,《鼓聲》的出版,是不可能的。
雖然我們現在的經費和能力都極有限,但想到去年我以窮書生而投身被認為只有富人才能從事的選舉運動,結果證明了個人的財力和能力,在開展一個政治運動的過程中,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決定性的條件,來自民眾的力量。所以也想到,辦一個刊物並不怕沒有錢,只怕我們不能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民眾吐露真正的心聲和真實的願望。我們希望能集腋成裘,用真正民眾的力量來辦一份屬於民眾自己的刊物。我們在這裡邀請同胞來參加我們的行列,並請大家隨時給我鞭策和指教。
由於這是一分屬於大家的刊物,所以,我必須把本刊的基本信念和構想向大家作一報告。
今天的世界,仍停留在“人壓迫人,國壓迫國”的階段。中國人的苦難,來自兩者:從內部說,有“人壓迫人”,從外部看,有“國壓迫國”。若不能解除帝國主義的壓迫,而使帝國主義得以操縱中國,則永遠無法解除或減輕內部的壓迫。要解除內部的壓迫,也就要爭取到中國和中國人民的自由平等之地位。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團結所有中國人民,進而團結所有被壓迫民族及被壓迫人民,共同奮鬥。“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是我們的基本信念;“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以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是孫中山先生的最後遺言,也是我們的基本構想。
帝國主義國家是從來不以平等對待弱小民族的,只有第三世界的弱小國家和我們是平等的。中國要解除帝國主義,就必須要先充份了解帝國主義的本質及其技倆。我們要聯合弱小民族,也必須知道弱小民族的痛苦及其痛苦的來源。聯合弱小民族,解除帝國主義之支配,建設和平、自由、公正的亞洲和世界——這是人類的理想,是中國的理想,也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即“世界大同”。
由於帝國主義的操縱,使中國至今成為一個分裂的國家和跛腳的民族,這是任何愛國的中國人所恥于接受的現狀。今天,雖然臺灣海峽隔離了海峽兩邊的中國人,但是中國人民對中國的和平、統一,對中國的民主、自由所懷抱的願望、和為實踐這個願望所做出的果敢行動,已經匯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余登發、陳博文和魏京生、傅月華雖在空間上有千里之遙,但他們為愛國和民主所受的苦難卻是一樣的,因為他們身上流的都是不畏權勢的炎黃子孫的血液!祖國的和平、統一、自由和民主,是全體中國人民最深切的願望,我們身為中國人之一份子,自不例外。如何和平統一中國?我們認為:只要解除帝國主義,解除專制政治,中國民族經由民主方式,自然可以和平統一。因此,我們是要為海峽兩邊中國人民的民主與人權而奮鬥的。
我們除了對世界大同和中國統一懷抱理想外,我們也認為身在臺灣,一切的奮鬥當從臺灣本身的努力為起點。民主是一種合法的、和平的政治手段,也是一種權力的制衡。本刊的言論基礎,將以憲法和三民主義為准據。在輿論工具被權勢和財閥壟斷的當前情況下,本刊基於維持國家主權之完整及人民權利之伸張的立場,將以獨立之言論,制衡輿論的壟斷。《論語》中記載:“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所以,本刊將對“人壓迫人,國壓迫國”的現象,及‘為之聚歛而附益之’的現象‘鳴鼓而攻之’。這也是《鼓聲》命名的由來。
我們深知臺灣的問題與中國是不可分的,中國的問題又與世界問題有著密切關係。但我們認識到一切的努力必須是由近及遠。苟子說:“不積顧步,無以至千里”。 所以,本刊的抱負,簡而言之就是“植根鄉土,心懷中國,放眼世界”。我們將以最嚴肅的態度,最熱切的心情來探討這一系列的問題。
秦始皇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義和團的悲劇也一去不復返了。歷史已經為中國人民指出最後勝利的道路:那就是國家的和平、統一與獨立,人民的自由與民主,經濟的平等與富足。《鼓聲》是屬於民眾的一面鼓;是一面勝利的戰鼓。它將以知識和力量趨逐黑暗,迎接光明。我們願與同胞們共同擊出中國人民的宏聲,為中國人民的明天鳴鼓前進!

出處:原載於1979年9月6日《鼓聲》第1期,署名:陳鼓應。


附:稿約


一、《鼓聲》的園地公開。歡迎各種探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文學的作品。文體以深入淺出為宜,譯作請注明原作者姓名。
二、我們不迷信名家或專家,朋友們,請把你們最好的作品寄給《鼓聲》及原出版書刊名稱。
三、本刊所載文章均代表作者本人的意見,除另有聲明,不代表本社意見。
四、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地址、發表時可用筆名。
五、來稿以六千字左右為宜,一般稿件請勿超出一萬字,一經刊登,稿酬從優。
六、來稿務請以有格稿紙繕寫清楚。
七、本刊有修改權,以不違反作者原意為原則。不願者請注明。
八、有時間性稿件,請在每月十日前寄交本社。
九、來稿請寄:臺北景美育英街45巷5號“鼓聲雜誌社”收。

出處:原載於1979年9月6日《鼓聲》第1期,無署名。


《鼓聲》簡介:


《鼓聲》(月刊)於1979年9月6日創刊,發行人陳鼓應,榮譽社長黃順興,社長張春男,編務蘇逸凡(蘇慶黎),出刊1期,即被查禁。
《鼓聲》第1卷第1期:
http://apcsleftmgz.blogspot.com/search/label/%E3%80%8A%E9%BC%93%E8%81%B2%E3%80%8B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觀察》發刊詞:敢為天下先

人皆雲:網路及電子媒體發達後,紙本的報章雜誌已沒人看。人更雲:有政治立場的雜誌是票房毒藥。
只是,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期已逾五年,臺灣社會的“綠化”和民粹化趨勢,至今未見扭轉。一方面,臺灣政壇及輿論主流還是只有“去中國化”一種角度、一種聲音,“可以公開主張獨,不可以公開主張統”的一言堂政治氛圍基本不變;另一方面,所有的公共議題全部捲入藍綠政客與媒體名嘴的民粹炒作之中,沒有任何事件、任何政策可以在理性討論之下解決。
於是,臺灣民眾透過綠色透鏡,觀看被扭曲的世界和被扭曲的自己,激憤盲動卻又苦無出路。結果,不是因“無感”而冷漠,就是因“無力感”而焦慮。而政客、媒體為動員日趨無感和無力感的民眾,炒作手法更重,說理則更弱。長此以往,惡性循環,重大公共政策隨“民意”的朝三暮四而朝令夕改,唯一始終不變、被稱為藍綠“最大公約數”的所謂“兩岸關係維持現狀”,其實是未經充分討論、慎思明辨後的公共抉擇。如此消極的“維持現狀”,加上積極的“去中國化”,恐將使親痛仇快,禍及兩岸同胞。
面對執政者遲遲未能撥亂反正、媒體充斥膻色腥的現狀,我們決心突破惡性循環,敢為天下先,本著“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信心,在沒有財團及報業集團的支持奧援、沒有經驗老到編務人員的參與投入下,毅然發行《觀察》月刊。
刊名《觀察》,是希望所有作者以理性、專業的視角,觀察、思考、解讀臺灣動向、兩岸發展、民族復興、天下大勢,以爭取共鳴,形成共識。除評論性文章外,更特別開闢青年心聲、人文思想、民間團體活動報導、各行各業人物專訪、陸配與陸生經驗談等欄目,希望如實表達臺灣社會基層真實而多元的聲音,提供兩岸關心國是、制訂政策者參考。
成功不必在我。我們不敢奢望靠著一本新刊物,就能對似是而非、積重難返的“主流民意”作多大改變。不過,我們相信:每當讀者購買、閱讀、訂閱《觀察》時,就是對“政治立場是票房毒藥”、“統一是政治不正確”等流行謬見發出異議。越多的人加入我們,臺灣就將有更廣泛、更多元、更自由、更講理的探討問題空間。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凡是不願無感、不甘無力的臺灣同胞,《觀察》正向你發聲。

出處:原載於2013年9月《觀察》創刊號——“發行人的話”,作者:紀欣。


《觀察》簡介:


《觀察》於2013年9月創刊,該雜誌是一本就臺灣走向、兩岸發展、民族復興、天下大勢等議題提出評論,並尋求共識及對策的綜合性月刊。
《觀察》網址:http://www.observer-taipei.com/index.php
發刊詞:http://www.observer-taipei.com/about.php



2019年4月2日星期二

《自由時代》(代創刊詞):言論自由第一優先

在這個蔑視自由的小島上,自由、百分之百的自由,從來沒有過。李敖先生個人力爭自由的成績是第一名,因此本刊的第一期特地以他作為封面人物。同時,李敖先生在隱居生活中,猶自抱病接受本刊的訪問,暢談他對國民黨、黨外以及“兩性觀念”的看法。因為時間匆促,有些觀點尚未充分發揮,李敖先生將於他自己的《千秋評論》、他跟朋友合寫的《萬歲評論》以及本刊,不定期的繼續談論。
自由是寶貴的政治權利,其中的一個單項言論自由更是目前難以獲得的寶貝。我們的雜誌被國民黨當局查禁、停刊已成為家常便飯。在爭取言論自由的戰鬥當中,鄧維楨先生以前是一名健將,現在重新披掛上場。鄧維楨先生在本刊開闢政治問答的專欄,每期回答讀者提出的問題,第一期的問題是由本刊編輯部提出的,歡迎本刊讀者來函問問題。 
特赦一直是黨外複雜而痛苦的情結,尤其對美麗島受刑人家屬更是如此。我們請李敖、本刊社務委員余陳月瑛,以及黨外女作家曾心儀提出他們的看法。關於大赦及特赦則有一篇定義性的文章。 
本刊將努力把島內(包括澎湖、金、馬)各地發生的事情報導出來,讓各種聲音及意見表達出來,使大家不致視野過於偏狹,使大家能互相關懷。  
同時本刊將儘量擴大視野及觸角,致力於把這本週刊辦得真正像外國有名的新聞刊物,如TIME及NEWSWEEK那樣的綜合性及可讀性。
我們希望黨外至少能辦出七份週刊,輪流上市,以打破國民黨多年來對言論自由的壓制。 
為了闡釋自由的真義,劉福增先生為我們寫一份《與其投奔自由,不如爭取自由》的特稿。以上這些精彩文章及新聞,敬請讀者多多批評與指教。

出處:原載於1984年3月12日《自由時代》第1期——“編輯室報告”,無署名。


《自由時代》簡介:


《自由時代》(週刊)於1984年3月12日創刊,鄭南榕出任總編輯、李敖為總監,社長陳水扁,該雜誌社的口號是:“為你爭取100%的言論自由”;《自由時代》初為週刊,於1985年7月17日始改為三日刊,三日刊出至1985年8月28日。1989年4月7日,因收到高檢處“涉嫌叛亂”傳票,鄭南榕誓言“國民黨只能抓到我的屍體,不能抓到我的人”自焚于自由時代雜誌社內;《自由時代》系列在鄭南榕殉道半年後,於1989年11月9日宣佈停刊,總共經歷了5年8個月,換過20多個週刊名稱(1984年初,鄭南榕為了辦雜誌,到處收集大學畢業證書,並向新聞局登記為發行人,以作停刊時的備胎之用,為了對抗當時的警備總部的查禁、沒收和新聞局的停刊處分,他總共登記了18張執照),出版302期。

詳情:允晨文化所出版之《我的黨外青春:黨外雜誌的故事》2015年版P202-215頁:
https://zhongzisc.blogspot.com/2019/08/blog-post_59.html
《臺灣自由時代週刊電子版資料庫》:
http://ers.nlpi.edu.tw/idsermpl/ermResoucesContentShow?resourceId=DB000000280&dbId2=
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
http://www.nylon.org.tw/mai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frontpage&Itemid=1






2019年4月1日星期一

《新新青年》發刊詞:這便是中國的青年

總有人感慨這個國家太老了,到處讓人感到暮氣沉沉;總有人感覺這國已經腐朽了,處處使人感到積重難返;也總有人認為那國是一個年邁的衰朽,背負著苦難而沉重的過去,恐懼著未知而充滿兇險的未來。切開它的皮膚,流出的僅僅是泛黃的漿液,卻非蒸騰的鮮血。
當所有人都這樣認為的時候,這個國家便快死了。有時是被打的,有時是自己得了沒治的病,醫生給他開了沒救的方子,棺材也便打好了,傍邊的眾人指指點點,有人竊喜,有人也便是歎口氣,只等咽氣大火一把燒掉了事。每到這時,歷史便會開一個大玩笑,這國家竟會活過來。
盼著他死的眾人便驚了,是這個國家練了不死的功,中了長生的邪麼?
不,是這個國家有青年。
這青年總會不吝惜地切開自己的血脈,目睹著汩汩的熱騰的鮮血奔流而出,流入這個國家孱弱而顫抖的軀體。這一股股的鮮血便匯成了新的長江,新的黃河,新的大江大海,澆灌她苦難而悲劇的命運,掃蕩她自私與怯懦的靈魂,滌蕩她軀體內的千萬萬的天然惰性,變一老朽中國為少年中國,與天不老,與國無疆。
這青年是林覺民,是陸皓東,是辛亥革命的英烈群像;這青年是胡適之,是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青春之歌;這青年是鄧稼先,是錢學森,是共和國先賢的兩彈一星。這青年是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抗日英魂,是兩岸劫波渡盡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悲歡離合。這青年是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的五四一代,更是理想主義激情燃燒的八零年代。
可你別看那青年血燒的那樣旺,笑的那樣好,他們卻終也倦了,老了,死了。熱血總會冷凝,韶華總會老去,劇終總會散場,黃花崗的濟世理想終將化為枯燥的歷史概念,《新青年》的鏗鏘檄文演變為泛黃的蒼老文字,理想主義的八零年代逐漸燃燒,熄滅,蓋上了一層細密的歷史灰燼。
諸位莫須悲傷,這便是那青年的宿命,便也是你我這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愛理想,有擔當,生知其命,死得其所,當一代代青年揮灑熱血,隨著時代孤獨老去之時,初升的朝日打在那個國家臉上,便多了兩分希望。這希望微不足道,卻重如泰山,因為它追求正義,嚮往良知,熱愛自由,擁抱博愛,因為它來自於我,來自於你,來自中國青年中間的每一個人。
這便是中國的青年。
這便是中國正在增長的新希望與新力量。
這便是中國的《新新青年》。
《新新青年》編委,2011/10/10

出處:原載於2011年10月10日《新新青年》創刊號,署名:編委會。


附:本刊宗旨


第一,自由獨立。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是根本的根本。我們不但要爭取個體的自由和獨立,而且要爭取集體的自由和獨立;不但要積極的自由和獨立,也要消極的自由和獨立。以自由民主之新新青年,建設自由民主之新新中國,自立於自由民主之新新世界。
第二,立足中華。海外留學生一大通病,即長期不以母語寫作,長期不以母語思維,外語精進,而國語退化。更有甚者,沐浴歐風美雨,而喪失國族自覺,無視中國之事,不知有漢,遑論魏晉。本刊提倡華文寫作,華語發聲,關注中國,放眼世界。
第三,建立共識。海外留學生思想活躍,觀點新奇,對於異議,當持開放心態,求同存異,多元共存。本刊務求展現多元觀點,增進相互理解,以期凝聚共識,增進團結,量留學生之合力,造新中國之未來。
第四,放飛青春。梁啟超《少年中國說》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青年韶華,精光大盛,宜自我鞭策,日有進益,本刊願永遠以進取心態,激勵進取精神,使人人皆成開拓進取、而非抱殘守缺之新新青年,使未來之中國,不必留學即可得留學實效。

出處:原載於2011年10月10日《新新青年》創刊號,無署名。


《新新青年》簡介:


《新新青年》于2011年10月10日創刊,其為電子雜誌,其它不詳。
《新新青年》雜誌:https://zhongzisc.blogspot.com/2020/09/blog-post_941.html






《今天》致讀者

歷史終於給了我們機會,使我們這代人能夠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聲出來,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處罰。我們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為歷史已經前進了。 馬克思指出:“ 你們讚美大自然悅人心目的千變萬化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並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要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