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1日星期一

《大公报》发刊辞:大公报序

岁辛丑,同人拟创大公报于津门。至壬寅夏五而经营始成,推都门英华氏董其事。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顾维浅陋,既惧且惭,兹当出报首期窃拟为之序。曰,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报之命各固已善矣。夫徒有其名,毫无其实,我中国事往往而然。今此报得毋亦妄为标榜而夜郎自大、济私假公乎?抑果是是非非、源源本本而一秉大公乎?要之,自亦未敢定其如何也。凡事于初创之时,譬如人当幼稚,志趣虽佳,历练尚少,精神未旺,疏漏必多。迨久而久之,或能取长舍短,推陈出新,渐入自然,折衷一是。故本报断不敢存自是之心刚愎自用,亦不敢取流俗之悦颠倒是非,总期有益于国是民依,有裨于人心学术,其它乖缪偏激之言非所取焉,猥邪琐屑之事在所摈焉。尤望海内有道,时加训诲,匡其不逮,以光我报章,以开我民智,以化我陋俗,而入文明。凡我同人亦当猛自策励,坚善与人同之志,扩大公无我之怀,顾名思义,不负所学,但冀风移俗易,国富民强,物无灾苦,人有乐康,则于同人之志偿焉,鄙人之心慰已。英华敛之甫。
出处:原载于1902617日《大公报》第1号,作者:安敛之;摘自周萍萍所编201310月版《英敛之集下》P657页,摘自王芝琛、刘自立所编20022月版《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P97页。
 
附一:《大公报》续刊辞
 
韩非子曰:“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已知之矣。”本报以大公报名者已二十五年,立言之道,勿待申说。时迁事异,责在今人。会当续刊之始,重申顾名之戒,特表韩非子之言,冠于篇首。今后社会所以相背者若何,莫可前知。吾人所以自环者若何,当期先免而已。
 
出处:原载于192691日《大公报》(新记)续刊第1号,无署名。
 
 
附二:本社同人之志趣
 
 
报界之厄运,至今日而极矣!军权压力,重逾万钧;言论自由,不绝一线。而全国战兴,百业俱敝,报纸营业,遂亦大难。通观国中,除三数社外,大抵呻吟憔悴于权力、财力两重压之下,岌岌不可终日。清末以来,言论衰微,未有今日之甚者也。然察民国以来新闻事业失败之历史,其原于环境者半,原于己身者亦半。报纸天职,应绝对拥护国民公共之利益,随时为国民贡献正确实用之知识,以裨益国家。业言论者,宜不媚强御,亦不阿群众。而事实上能之者几何?况国事败坏,报纸实亦负有责任。是以特殊势力之压迫言论,固足彰少数人之罪,而不必即反映言论界之功;国民虽痛愤强权之非,而不必即谓报纸之是。一言蔽之:舆论亡矣!国民即欲审利害、定国是,将焉赖乎?本社同人投身报界率十余年,兹复以言论与国民相见,识浅力微,无当万一,仅举四端,聊以明志。
第一不党。党非可鄙之辞。各国皆有党,亦皆有党报。不党云者,特声明本社对于中国各党阀派系,一切无联带关系已耳。惟不党非中立之意,亦非敌视党系之谓。今者土崩瓦解,国且不国,吾人安有中立袖手之余地?而各党系皆中国之人,吾人既不党,故原则上等视各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勉附清议之末。以彰是非之公,区区之愿,在于是矣。
第二不卖。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存。故吾人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收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圃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本社之于全国人士,除同胞关系一点外,一切等于白纸,惟愿赖社会公众之同情,使之继续成长发达而已。
第三不私。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第四不盲。不盲者,非自诩其明,乃自勉之词。夫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
以上四者,为吾人志趣之大凡。至于注重社会经济,详论国际潮流,总期勉尽现代报纸应尽之职务,以抒其服务社会之诚。虽然,其志则然耳。当兹神州鼎沸之秋,凡我全国同业所受有形无形之压迫,吾人宁能独逃。尤痛者,法律失效,纲纪不存,而独愿发扬清议,享现代国家报界普通之权利,宁不奢乎?荆棘满地,冥夜长征,吾人惟本其良知所诏示,忍耐步趋,以求卒达于自由光明之路。各界人士,南北同业,其同情吾人而有以助之乎?不胜馨香祝之矣!
出处:原载于192691日《大公报》(新记)续刊第1号,署名:记者,作者:张季鸾。
 
《大公报》简介:
 
《大公报》于1902617日创刊天津(时属于法国租界),由信奉天主教的满人英华(字敛之)创办并主持。以“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为宗旨,取“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之义,定报名为“大公”;英华时代的《大公报》办到1916年卖给王郅隆,王使其变成安福系的机关报。19239月,王在日本大地震中死去,《大公报》遂于19241127日宣告停刊。192691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以新记公司的名义续办《大公报》——人称新记《大公报》;吴鼎昌任社长,张季鸾任总编辑,胡政之任总经理(胡政之于王郅隆时期就在《大公报》任职)。新记《大公报》以 “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为办报方针,逐渐办成了全国有影响力的报纸,《大公报》办了天津版、上海版、武汉版、重庆版、香港版、桂林版、汉口版等。共产党统治大陆后,《大公报》的“不党、不私、不卖、不盲”时代结束了;虽然部分地方仍然以《大公报》的名义办了下去,并且办到1966年,但其实只能说是党记《大公报》,体现的是党的意志;如今,香港的《大公报》仍然在办,但只是在延续1949年后,大陆党记《大公报》的意志罢了。
说明:由于《大公报序》摘自第三者书籍,编者未能见着原始报章,恐有差错,还请读者诸君谨慎参考阅读。
《大公报77\19269月—12月》:




《联合文学》发刊词:建设文学的社会

在千呼万唤之下,《联合文学》终于诞生了。
回顾中国近代文学史,自五四新文艺运动以来,曾有无数才华卓荦、抱负高远的文学家,投身于现代中国文学的创作洪流之中。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历历可睹的文学资产,也在中国新文学的拓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鲜明印痕。《联合文学》的创办,代表了一项继往开来的努力目标。我们认为中国文坛经过无数文艺作家的长期耕耘,再配合当前台湾社会的客观条件,我们的文学已经到了丰收的时节,《联合文学》将为这丰收的季节安排好广阔的麦场和坚实的仓廪。
这是一个充满了崭新希望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繁荣富裕、教育空前普及、资讯瞬间传递,在在使现代社会洋溢着姿采与活力;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充满了矛盾不安的时代──生存环境污染、公众道德低落、社会风气奢靡、人际关系疏离,在在使现代社会闪烁着荒谬与困惑。做为现代中国人,做为关怀社会的知识份子,我们经过长期的深入观察与冷静反省之后,不得不坦率地承认:科技经济的高度发展,已使现代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文学的功能,正是化除这一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纾解久被物质主义束缚的心灵,我们必须升华科技过分膨胀所带来的焦虑;我们必须使我们的感官与意识,在激情和喧嚣中重归宁谧静美,我们更必须重新界定健全人格的意义,将健全的人格奠基在科技与人文均衡发展的盘石之上。
我们深信,透过文学的感染和点化,人的心灵能够更敏锐,人的精神能够更超脱。于是,我们观察自然万物,莫不有情,体验人生百态,也将深怀温柔敦厚的慧心,而不至于愤郁怨艾,激情躁进。以这样超旷优雅的气质和周遭环境交互印证、交互激荡,则人际之间的紧张疏离自然减低,和谐欣赏的妙谛情韵自然随之而来。虽然,像这样深美闳约的文学社会,只是一个理念的描绘,但我们诚摰地希望:《联合文学》是使这个理念得以实现的触媒剂;藉由《联合文学》的创立,能多协助大家加速觅取一个合理的社会。
我们深信,文学不应只是少数文学人口的奢侈品,而应该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文学不应只是象牙塔里的雕琢与吟诗,而应主动与整个社会脉动溶为一体。基于这样的信念和认知,我们创办《联合文学》,无论在经营、编辑、内容、设计上,都与过去的文学刊物有些不同。
──在经营方针上:《联合文学》虽然由联合报系投资创办,但在经营上是独立、开放、自由的。我们尊重个别作家的思想背景与创作风格,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提倡多元的关怀层面和广泛的参与角度,希望能为当前海内外以中文创作的人,提供一个真正开放的园地。
──在编辑旨趣上:《联合文学》尝试以七十年来中国新文学的成就为基础,努力突破定型的思考方法和表现模式。我们一方面强调文学超越时空的本质,探索文学的伦理意涵和艺术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兼顾文学反映现实、反映时代的社会功能。我们真诚地期待文学创作者,共同携手,奋扬努力,拓展这片园地,开创中国文学的新机运,为人性寻找乐观进取的定义,为苦难的时代做见证。并且,在国际上突出台湾的文化地位,以宣扬中国人睿智卓越的表现,肯定中国人坚毅奋斗的美德。
──在内容与设计上:以广义的文学为出发点,举凡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创作、国际文坛动态、世界文艺思潮、大陆文坛实况、中外报导文学、文学批评、书评、文学史话、及与文学有关的艺术赏鉴、文化探索、社会参与等,均涵括在内,以期一方面扩大中文创作者及读者的视野,另一方面则提供一片丰茂肥沃的文学土壤,孕育更多的文学创作者及爱好者。在设计上力求展现整体性,配合精美的图片及插画,讲求精致的版样、装订、纸质、印刷,以满足读者阅读、欣赏、收藏的需要。
──在编辑方向上:纵的方面,传承中国文学的命脉,加速新文学的成长;横的方面,荟萃世界各国最新的文艺思潮,以相容并蓄的开阔胸怀,整合中国当代意见分歧的文坛,使高层次的文学作品,普及于社会各个角落,以提升大众文化生活的品质。
《联合文学》是属于大家的刊物,诚恳邀请所有关心社会与文化,愿意接近文学与艺术的朋友,共同经营这片广袤的原野。我们深信,这片文学原野里所绽放的繁花慧景,必将回馈到我们整个的社会,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优雅又雄浑、进取又稳重、浪漫又理性的多元化社会。
《联合文学》欢迎您!
出处:原载于1984111日《联合文学》创刊号,作者:张宝琴。
  
附:生日礼物,事就这样成了
 
2013年,我70岁,决定送自己一个生日礼物:
《联合文学》杂志于2013111日停刊。
近年来,心灵深处常有一个清澈的声音,不停地呼召着我:“宝琴,岁月不饶人,你对文学界无私奉献做义工做了三十年,近二十年来独自承担营亏,你社会责任是该放下的时候了,生命的高度可以再提升。”
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不论好坏,这个决定应该是不踰矩吧。
今年2月做此决定时,正巧前行政院长陈冲先生请辞,并引用了陶渊明《神释》一诗的最后四句来形容他当时的心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不也正是我心境的写照嘛!
又想到《圣经》箴言第2024节:“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
感谢你/妳,感谢他/她,感谢所有的贵人,但更感谢天助,一切荣耀归于祂!
《联合文学出版社》永续经营,自20131015日起由诗人李进文先生担任总编辑,为读者发掘、策划、出版好书。
事就这样成了,我看着是好的。
不料,六月中旬,联合报系决定由联经出版公司接办《联合文学》杂志,如此一来,《联合文学》杂志将迈入第三十年,一切如常进行,只是发行人改由林载爵先生担任,长期订户权益受到完全的保护,每月如期收到《联合文学》杂志,读者权益不受影响,特此向各位读者作者和所有关心《联合文学》的朋友们报告,并请继续支持和鼓励。
事就这样成了,我看着是好的。
出处:原载于2013101日《联合文学》第348,作者:张宝琴。
 
《联合文学》简介:
 
《联合文学》(月刊)于1984111日创刊,由联合报系故董事长王惕吾先生创办,张宝琴女士任发行人,社长为蒋勋先生,龙应台女士任名誉发行人。20136月中旬,联合报系决定由联经出版公司接办《联合文学》杂志,发行人改由林载爵先生担任。
《联合文学》秉持着作者、读者、编者三位一体的思考,以“作”、“读”、“编”三者共有、共治、共用为出版宗旨,鼓励文学创作、传承文学传统、汇整文学资产。《联合文学》始终主张“文学不应只是少数文学人口的奢侈品,而应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希望能将文学普及化,融入人民的生活中。
《联合文学》官网:http://unitas.udngroup.com.tw/



《壹週刊》創刊詞

我們的雜誌叫《壹週刊》。
“壹”就是以個人的利益為本位。自蘇聯十月革命以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等理念模糊的口號,一時蔚為風尚。到了今天,不論在地球的那一個角落,可以引起人們共鳴的是“個人利益”。《壹週刊》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鳴。
有了個人才有社會。沒有個人的磨礪進取、沒有個人的堅毅奮鬥,不可能有繁榮的社會。今日香港的成就,集結了每個香港人努力的成果。我們深信,面對九七,香港要往前踏上一步,放出新的光芒,便要鞏固、激發香港人的智慧、勇氣和承先啟後的幹勁。
《壹週刊》仝人深信明天會更好,我們願作這個“世界之亟”時刻的“見證”。
中國必定會開放。不久,自由的清風將吹遍中國大地,十一億渴求資訊的人,將創造出全世界最大的刊物市場。中國的人民和世界上其它的人民沒有什麼兩樣,他們的共同願望,就是改善當前的境況,追求更美好的明天。我們深信這股洪流,沒法擋!
“抱元守一”。支持我們辦《壹週刊》的信念,是人性積極、樂觀、求知、更新的精神。故此我們將活潑、進取地為讀者們提供資訊、為他們的生活添加姿采。我們肯定人性。更肯定做人的情趣!
全球開放的氣候,是人性的大勝利。在這樣的大時代,辦一份發揚人性、服務人性的雜誌,豈不快哉!

出處:原載於1990年3月15日《壹週刊》(香港)創刊號,無署名。


附一:《壹》個時代的終結‧27年傳奇


或者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命數,《壹週刊》來到一個里程碑了。
從一進入《壹週刊》,就聽見一個說法,每個人都是一個罐頭,看看誰先到期,曾經高手如雲互相競爭,記者淘汰率很高,人工也很高,“壹仔”從來是傳媒業中的風雲之地。
27年,每週轟轟烈烈。
27年,足以成就傳奇。
27年前黎智英創立《壹週刊》,香港傳媒未出現過如此怪胎異物,殺出一條血路,令對手招架不住,聞“壹”色變。其間我們贏得不少掌聲,也犯過很多錯誤,近年網路興起,紙媒黃昏,輪到我們招架不住。今天“壹”仔要賣了,過不到27歲宿命,這本雜誌是否在香港傳媒史上留名並不重要,重要是你們說過“壹”仔好睇、好堅、好爆。
我們找來本刊過往幾位總編輯,個個“壹”代宗師都有話說,只有開山老總梁天偉及李志豪不願受訪,豪哥說:“過去就讓他過去吧,也沒有什麼怨恨痛苦。”
如果黎氏《壹週刊》稱得上一個時代,我們都是這個時代的過客,多大的恩怨都隨著時代終結,何況我們根本沒有恩怨,有的只是一段緣分,《一代宗師》說的。借戲中兩句對白送給同事:“這條路我沒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
27年回望,風風雨雨,“壹”個時代的終結。

出處:原載於2017年9月28日《壹週刊》(香港)1438期。
原載網址:https://hk.nextmgz.com/article/2_551716_0


附二:臨別殷勤重寄詞


壹傳媒旗下《壹週刊》還有幾天即告易手。最後一次提筆撰寫《壹觀點》,不免想起《大公報》故事。
《大公報》一九○二年滿清治下創刊,一九二六年停業,由書生張季鸞接辦,以“不黨,不賣(不以言論作交易),不私,不盲”為宗旨。當時國步艱難,張季鸞以天下為己任,所撰社論無所忌諱,例如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痛論中共“破壞抗戰,危害國家”。中共頭目周恩來去信分辯,張季鸞的回復擲地有聲:“自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以來,中共所作所為,不幸與民族自衛的需要成了相反的形勢,對於國家貢獻,實際上是負號。”一九四一年,《大公報》獲美國米蘇裡大學新聞學院榮譽獎章,可見聲譽之隆。
但是,一九四九年,中共接管《大公報》,在香港出版至今,“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四個“不”字,完全抹去。報紙常見在街頭免費派發,還是幾乎無人閱讀。張季鸞幸於一九四一年辭世,得免睹《大公報》沉淪。
《壹週刊》一九九○年創辦,政治上以民主為圭臬,經濟上以自由為南針,多年來廣受歡迎。據國際市場調查公司AC尼爾森統計,《壹週刊》二○○六年有讀者五十四萬四千人,是全港銷量第二高的週刊。但是,過去十年,網上閱讀漸成風氣,《壹週刊》銷量遽減,加上中共通令商家抵制,廣告缺乏,難以繼續經營,終於被商人黃浩以三億三千萬元收購。黃浩與在朝派瓜葛相連,雖然信誓旦旦,說“會儘量保持《壹週刊》硬朗作風”,但這樣的保證,未必不和中共“恪遵一國兩制”的諾言一樣,一文不值。《壹週刊》會不會走上《大公報》的舊路,不久當見分曉。
一九九七年以還,香港新聞自由日削月脧。據記者協會四月初公佈,香港新聞自由以一百分計算,由公眾評定只得四十八分,由新聞業者評定更只得三十九點四分,是二○一三年有調查以來連續四年不及格。
而據國際組織“無國界記者”四月底公佈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名跌至第七十三位,比二○○二年第一次調查的第十八位,相去甚遠,比非洲國家賴索托、尼日爾還有不如。另一國際組織“自由之家”也把香港降至“新聞局部自由”級別。無國界記者今年成立亞洲辦事處,地點不取香港而取臺灣,意思非常清楚。
最近幾年,《南華早報》、無線電視、有線電視等相繼易手,接手者無一不帶大陸當局身影。我們看見習近平訪港,無線電視即把諷刺大陸、香港時弊的《頭條新聞》抽起不播;我們又看見《南華早報》報導大陸民權律師“懺悔”,形式一如大陸姓黨的報刊。掩百姓之目,箝新聞界之口,是中共治國的不二法門。一國兩制顯然擋不住中共的習性。
我們只能希望《壹週刊》不會變作中共的儀仗馬:“終日無聲,而飫(飽食)三品芻豆。”

出處:原載於2017年9月28日《壹週刊》1438期(香港)——“壹觀點”。
原載網址:https://hk.nextmgz.com/article/2_551331_0


附三:致讀者的一封信


告別壹週刊讀者一封信:
三年了,由2018年賣盤不成再重新起步,我們可以驕傲的跟你們說,壹週刊成功由紙媒轉型到網媒,由蝕變賺,也不斷創收視高峰,感激您們的支持。
為了鞭策我們,老闆2016年起,看到蝕入肉的業績就會給我們一個期限,否則就說:“執×咗佢。”他知道這是最大的推動力,因為我們對《壹週刊》有感情。每次收到柯打都壓力非常沉重,因為不是裁員便是減省開支,做管理層拿起把刀你估會好過癮咩?
2019年集團走訂閱路線,老闆決定把我們的新聞剝離蘋果日報平臺自立,能生存的就活下去,否則也是“執×咗佢”。盤口是:起碼要有六萬訂戶,就是得到你們的支持,訂閱制一開始,壹週刊拿下超過10萬個訂戶,老闆也嘖嘖稱奇。但是只能減少虧蝕,未能扭虧為盈。直至今年的六月,編輯部相信大時代下已經到臨終點前,對,終點!
朋友,同事及家人都知道,我是眼淺的人。但在這個歷史時刻,我沒有眼淚了。在動盪的辦公室裡,我告訴自己要抑壓著情緒,做好撤退的事。有同事捨不得,仍存一絲希望,我只有狠狠的劈頭一句:“別存幻想!”,過去大家為壹週刊努力過,享受過做新聞的自由,就無悔了。
社長黃麗裳

出處:原載於2021年6月23日《壹週刊》(香港)facebook,署名:社長黃麗裳。


附四:參與創造歷史的好機會


許多人問我們,為什麼這麼遠來臺灣投資傳媒事業,創辦《壹週刊》,是不是吃了什麼豹子膽?
我們的回答很簡單,因為我們對臺灣有信心,我們去臺灣看到了機會,一個參與共同創造歷史的好機會。
如果光從表面來看,臺灣像一部急速衝向懸崖的脫軌火車,但是任何人先要冷靜下來仔細看,都會發現臺灣的政府和社會仍在軌道上行動,它和菲律賓與印尼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臺灣正經過一個破壞的建設過程,過去的政府、政黨、銀行、股市、企業、傳媒和兩岸關係都由破解和重組中,破解之後,新的東西才會出現。
現在所有問題都攤在陽光下,大家看到一大堆爛東西,不免怵目驚心。其實,這些問題早就存在,現在因為無法躲藏隱瞞才浮現出來,這正是臺灣的好機會。
臺灣的社會日益開放透明,所有意見都可以在資訊市場上公開爭辯,不同的價值觀念都可以在實踐中反復辯證,這種自由是人類文明最寶貴的資產,臺灣人在擁有中國歷史上從未享有的幸福,卻不一定知道珍惜。
亞洲正進入自由民主開放的社會,臺灣所代表的是亞洲的新價值,也代表了中國的將來,這是臺灣的最好機會。臺灣為自己帶來改革創新的機會,也為中國大陸帶來和平轉型的機會。
臺灣不論作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或者一個概念,一種生活方式,對中國都有很大的衝擊,中國的將來可以透過臺灣來催化。
可惜的是,臺灣人長期在國際孤立和中國武力威脅下,產生一種自虐式的自卑感,經常妄自菲薄,自怨自哀,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臺灣人應該信心飽滿,抬頭挺胸,充滿自尊心。
臺灣擁有中華文化的精萃,又受到西洋文化的豐富滋潤,加上本土精英的勤勉,在這塊海島上創造許多打破中國歷史記錄的成就。臺灣人對人文思想的興趣,遠超過所有華人社會,在這裡擁有上百間大學,又擁有不受政府管制的思想、學術、新聞、資訊的自由。這是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的自由社會,這也是大陸中國人的未來希望之所寄。
臺灣不應怕大陸,大陸用飛彈對準臺灣,那表示大陸害怕臺灣的人權與民主,以拳頭相向,正表示心虛理虛,真正的強者,是不會用槍口對準別人的。我們認為,臺灣對大陸應採取積極開放的政策,來促進中國大陸的開放。中國的民主化對臺灣的安全是最好的保障,因為民主國家之間是不會打仗的。
我們也認為加強對大陸的經貿投資,才能保護臺灣的安全,因為經濟依賴度越高的國家,越不會發出戰爭。
臺灣的媒體和臺灣的政治及企業一樣,值得改革之處甚多,身為媒體經營者,我們不敢故作高論,但是我們保證努力實踐“誠信”原則。
不故意歪曲事實,更不會惡意攻擊人格,我們將努力做到無所畏懼也無所偏私(No fear,No favor);我們一定會與讀者的需要站在一起,永遠與讀者密切互動,為讀者提供最好的資訊服務。
在臺灣,我們看到了百年難得一見的機會,我們懷抱無比歡欣的心情,願與大家共同參與這個機會。只要有信心、勇氣和創意,我們就可以創造更好的未來。

出處:原載於2001年5月31日《壹週刊》(臺灣)創刊號——“壹觀點”。


附五:一個新的開始


各位翻開這本《壹週刊》第八八○期,是本刊在臺灣創刊十七年又十個月後,紙本印刷出版的最後一期。
不過,告別並非我們日前的氛圍。因為我們將立刻轉戰數位平臺,全面攻網,新的開始就像當年創刊一樣,幾有徨惑不安,更有希望期待,惟獨沒有的,就是哀愁緬懷。
我們要由衷感謝近將近十八年來,透過紙本支持我們的讀者、廣告客戶、代理商、發行商、專欄作家、昔日的同事,今日的夥伴,你們的批評與包容是充足的養分,讓《壹週刊》紙本創刊至今,始終是臺灣每週閱讀率最高的週刊,更鼓勵我們莫忘初衷,向每一個新的挑戰勇敢前進。
《壹週刊》的初衷是什麼呢?一九九○年,黎智英先生在中國“六‧四事件”後一年在香港創立《壹週刊》,要以自由、民主、開放,對抗強權、暴力,這是最初最堅定的基本價值。
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臺灣《壹週刊》在首度政黨輪替一年後成立,創刊號封面故事就箭指當時的第一家庭成員,無所畏懼,因為我們也延續相同的價值,相信自由民主、認定媒體是不屬於任何黨派財團,而須站在權勢的對立面,進行監督。
《壹週刊》也一直相信,“不扮高深,只求傳真”是報導各類新聞的基本精神,不僅公共議題的揭弊是如此、偽名人的踢爆是如此,書寫許多大人物、小人物掙扎奮鬥的感人故事與成功經驗,也都堅持著相同的精神。
過去十八年中,《壹週刊》充分自由的報導環境,讓我們能專注在單純的信念裡,不斷揮棒,全力投球,《壹週刊》紙本因而能在創刊後快速站穩臺灣市場,帶動話題,更提供全新的報導視角。
然而,近年來全球媒體生態被數位化浪潮衝擊,《壹週刊》在內容及經營上都受到相當大的挑戰。幾經掙扎,結束紙本,專注網路數位元元內容,就是我們下決心的解決方案,因為我們相信:
——當媒體的新聞報導與科技結合,它既不該是內容農場化的雜訊提供,也不該是與人脫節的程式炫技,它應該要有更好的呈現方式。
——媒體數位內容未來的產制流程,需要能妥善運用人力資源的新工作型態,讓人(而不是機器人)的創意,可以在細節中聚合展現。
——數位內容的營銷,一定有一條生存之道,能讓媒體不賣新聞,更不做假新聞,堅持專業倫理。
《壹週刊》的紙本經驗,教會我們的事是:文章,專注在一個點,是好看的;揭弊,專注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有力的;人物,專注描寫一個細節,是動人的。而當我們面對混沌的數位媒體環境,我們也相信,惟有專注,才能找到出路。
結束紙本出刊,是造就《壹週刊》在數位平臺上一個新的開始。而當臺灣的高度新聞自由,近幾年愈來愈被來自中國的政經壓力,伸出意欲控制之手時,堅持自由民主為初衷的《壹週刊》,更沒有理由輕言放棄。
希望大家繼續鞭策及支持我們,紙本週刊再會,我們網上見。

出處:原載於2018年4月5日《壹週刊》(臺灣)第880期——“壹觀點”。


附六:台灣壹週刊聲明


由於香港壹傳媒集團營運轉型的需要,台灣壹週刊將於2020年2月29日結束營運。對於多年盡心盡力的壹週刊全體員工,以及始終給予壹週刊最大支持與鼓勵的讀者們,我們在此感到萬分的感謝與歉意,並將依以下三點,妥適安排結束營運的事宜:
一、所有壹週刊員工權利,將依勞基法等相關法令,得到合法保障;
二、壹週刊的訂閱將會在3月1日24:00停止服務,現有訂戶(不論月費或年費)可選擇退費或轉訂《蘋果新聞網》,(相關處理方式將會儘快通知及公佈於壹週刊官網、FB粉絲專頁等處);
三、壹週刊品牌將會保留,而過往的報導內容未來將安排保留於《蘋果新聞網》,歡迎有興趣的讀者搜尋及閱覽
台灣壹週刊自2001年5月31日創刊,多年來積極且無畏地報導各種新聞及故事,雖然此時必須向我們認真的同事及愛護我們的讀者們,說聲珍重再見,但相信台灣壹週刊「不扮高深,只求傳真」的精神,仍會有更多人願意持續挺身捍衛,拚命追求。

出處:原載於2020年2月20日《壹週刊》官網,無署名,P001頁。
原載網址: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492050


《壹週刊》簡介:


《壹週刊》分為:香港《壹週刊》與臺灣《壹週刊》。
香港《壹週刊》於1990年3月15日創刊,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的綜合性中文雜誌,初始社長黎智英,總編輯梁天偉、後有麥景慶、李志豪等,末任社長黃麗裳。由於壹傳媒接受商人黃浩牽頭的財團“W Bros.Investments Limited”的收購,雜誌出至2017年9月28日第1438期,算一個《壹週刊》時代的終結。2017年10月,《壹週刊》由黃浩接手經營,取消尊子專欄。而因壹傳媒與黃浩的交易數度延期,至2018年2月2日,賣方宣佈由於仍未收到買方若干付款,該交易將被視作取消。其後壹傳媒即日起重新接管《壹週刊》,黃麗裳及麥景慶回歸並分別獲任命為正、副社長,直至2018年3月15日,《壹週刊》發行最後一期(第1462期)紙本雜誌,共發行28周年,其後轉型為網上媒體壹周Plus(數位版)。數位《壹週刊》發行至2021年6月,由於香港的自由正一點一點地加速被共產黨所領導的大陸政府蠶食,也進入尾聲;《壹週刊》的進入歷史狀態,也標誌著那個開放、自由的香港正在變成過去式。
香港《壹週刊》網址:https://hk.nextmgz.com/
臺灣《壹週刊》於2001年5月31日創刊,是壹傳媒出版有限公司旗下的綜合性中文雜誌,發行人周安橋,總編輯裴偉,執行副總編輯陳寶旭,主編張海琳、曾淑芬;末任社長兼總編輯為邱銘輝。紙本雜誌出至2018年4月5日第880期停止發刊,共發行17年。轉為網路媒體後,2020年2月26日,出最後一期(數位第041期),29日《壹週刊》在臺灣,結束營運。
臺灣《壹週刊》網址:https://tw.nextmgz.com/
 








《明報月刊》發刊詞

華商學人散處全世界各地。在相互的通訊之中,許多人表達了一個共同的要求:希望有一本獨立的、沒有任何政治背景的中文刊物,來發表大家的意見,交流朋友們的感想和看法,也希望這本刊物能客觀地報導各地華人社會的真實情況,不要作任何偏袒的或惡意的宣傳。
《明報月刊》是亞洲、歐洲、美洲許多華人文化界朋友們探討商量了三四年之後的產物。這些朋友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是留學生、有的是作家、有的是新聞工作者。經過了長期來的通訊商酌,這本刊物終於面世而和廣大讀者們相見。所以叫做《明報月刊》,只不過因為這本刊物由香港《明報》負擔主要的經費、主要的編輯與發行工作。但刊物的主幹人物,卻是亞、歐、美三洲的文化人。我們熱切希望,這本刊物能作為海外華人溝通心聲的一個橋樑,更希望海外同胞們熱心的予以支持。
這是一本以文化、學術、思想為主的刊物。編輯方針嚴格遵守“獨立、自由、寬容。”的信條,只要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好文章,我們都樂於刊登。對於任何學派、任何信仰的意見,我們都決不偏袒或歧視。本刊可以探討政治理論、研究政治制度、評論各種政策,但我們決不作任何國家、政黨、團體、或個人的傳聲筒。我們堅信一個原則:只有獨立的意見,才有它的尊嚴和價值。任何人如對本刊所發表的文字感到不同意,我們都樂於刊載他的反對意見。《明報月刊》希望成為一個辯論和探討問題的園地。並不是它已經有了一套信念,因而借這個刊物來加以闡述和宣傳。
散處各地的華人們由於種種條件限制,無法常閱讀到一般有價值的文章和資料。《明報月刊》願意負起這個任務來,每月輯錄百種中文報刊中有參考意義的文字和資料,供給讀者。好文章,那是“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意思;資料和事實,是為了讀者們的方便,使它能置之案頭,一索既得。
為了求讀者君的廣泛與普及,在學術性與思想性的文字之外,我們也刊登一部分知識性與趣味性的文字。今日學術界分工精密,專家學者所鑽研的,往往只是一個極小的部門,其尖端處若非本行中人,就無法瞭解。我們當然不拒絕發表華人學者在學術與科學上的精心創見,但也十分歡迎深入淺出的解釋性文章。
新,年青,現代化,多采多恣的變化和改革,都是我們在編輯上所企求的精神。我們重視數千年中華文化的傳統和價值,認為那是全人類文化的一部分寶貴的遺產。但在世界交通日益迅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日,我們以為本刊的重大任務之一,是介紹世界上最新的思潮、重要的創造和著作。我們對中華文化決不妄自菲薄,篇幅中的一部分,將用來討探和介紹中華文化,另一部分,將着重於趕上這個嶄新的時代。
《明報》有一個副刊《自由談》,經常發表各方面的文章和來信,還頗能得廣大讀者們的歡迎。這個副刊提出“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八個字作為編輯信條。有容,那是門戶開放,對任何那一種意見都不歧視;無欲,那是說我們決不企圖由此而追求私利,除了讀者們的支持之外,決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貼和影響。由於我們識淺學陋,才疏力弱,報紙距離“大”和“剛”的目標還很遙遠,但是我們一貫的理想,也始終在這樣堅持着。如果本刊和《明報》有什麼共通之處,我們只希望,在全世界親愛的華人朋友們的支持之下,我們也始終不渝地向着這個目標邁步。獨立不倚是一件艱難的事,有時不自覺的會看法偏頗,有時會感到難於抗拒這一種或那一種的壓力。但如果海外的朋友們共同對這個小小的事業感到興趣,那便是一股力量,能糾正我們的錯誤,能幫助我們抗擊壓力,使這本刊物永遠走在大家所贊同的正確的路上。“中立而不倚,強哉矯”,那本來是強者的事,但人數一多,非強者也能成為強者了。

出處:原載於1966年1月《明報月刊》第1卷第1期,署名:本刊編輯部。


《明報月刊》簡介:


《明報月刊》於1966年1月創刊香港,是一本屬於全球華人的泛文化知識雜誌,由資深報人、著名小說家查良鏞(金庸)先生創辦;初期由創辦人查良鏞兼任總編輯,後有胡菊人(1968年6月始)、董橋(1980年3月始)、張健波、古德明、古兆申、邱立本(1995年4月始)等,2005年起,由潘耀明任總編輯兼總經理,現任社長為張曉卿。
《明報月刊》網址:https://mingpaomonthly.com/




《今天》致讀者

歷史終於給了我們機會,使我們這代人能夠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聲出來,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處罰。我們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為歷史已經前進了。 馬克思指出:“ 你們讚美大自然悅人心目的千變萬化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並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要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