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

《红楼》发刊词:写在“红楼”剪彩的日子

亲爱的读者!当您正怀着愉快的心情,跨入新的一年的时候,《红楼》,身披1957年第一天的万丈霞光,呈现在您的面前。当它映入您的眼帘时,您那颗日夜盼望着它的心,一定和我们一样激动!

红楼,对我们并不陌生——

红楼,矗立在万人景仰的北京城里,也矗立在我们年轻人的心中,红楼的眩目的光芒照在革命史里,也照在我们年轻人的心上!在那惊心动魄的“五四”时代,它的顶上燃起了第一只斗争的火炬;在那茫茫的黑夜里,它的东面的一个窗口,射出明亮的灯光,那里跳动着一颗热烈的伟大的心——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它的另一个窗口,站着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他把犀利的枪,投向了狡猾的敌人!……

红楼,它矗立在北京城里,也矗立在我们心中——当我们要创办这个文学刊物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了这个名字。

我们的刊物以红楼命名的百花园。我们的百花园,必将五色缤纷,万紫千红。红楼的光芒照在花园里,这红光告诉我们,要学习五四时代青年的革命精神,要大胆地干预生活,要勇于和善于建设、支持属于我们时代的、使我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一切;也勇于和善于揭发、批评阻挠我们前进的陈腐的一切!我们的《红楼》,要具有青年人的特点;不仅主要是青年人写,还要求着重写青年;不仅主要是学生写,还要求着重写学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它将发表不同风格的创作,担负起鼓励和发扬广大同学业余创作热情的任务,成为我们自己习作的园地。我们的花园,欢迎从任何地方寄来花种,只要它是真的花,有生命,我们这里,便有它生长的土壤。

《红楼》即将创刊的消息刚刚传出,就得到同志们热情的支持:有的寄来了祝贺信;有的对未来花园的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更有不少的朋友送来了各种各样的花种……这一切,更加坚定了我们办好这花园的信心。显然,党、团、学校行政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关怀就是我们这花园繁荣兴盛的全部保证。在这,《红楼》剪彩的日子,我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亲爱的读者!当您走进“红楼”的时候,对这个看起来还比较单调的花园,一定和我们一样,感到不满足。因此,我们希望:当您走出花园时,除留下宝贵的意见外,还要写上:这花园是我的,我要做一名园丁。

亲爱的读者,愿您象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一样,来希望《红楼》吧。它会在这么多园丁的关怀下,日益繁荣、成长起来的!

红楼,古老的红楼,像它身边的松柏一样,万古长青!

《红楼》,年青的《红楼》,像我们青年人的生活一样,万紫千红!

让我们向着红楼,倾诉我们激动的心情;让我们向着红楼,唱出我们愉快的歌声!

1956.12.31日


出处:原载于1957年1月1日《红楼》创刊号,无署名。


附:编后记


虽然确是经过了“千呼万唤”,《红楼》毕竟算是出来了。编者和读者有同样的心情,为我们共同的综合性的文艺刊物的先睹者而得到优先的喜悦。

这一期发表了张烱同志的《千树万树梨花开》。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两个中国同学和一个留学生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和在生活中的互相关怀,生动地写出了这些年轻人之间可贵的友谊和爱。

《车上》是从李亚白同志一部中篇小说里选出来的一章。这部中篇写的是:一个多少有些骄妄的青年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经过现实生活的教育,党团组织和同学们的帮助,在思想上逐渐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故事。《车上》只是小说的第一章,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描写了离乡赴校途中的主人公。

《明天是正月二十三》,是康式昭同志的一篇自传体小说。作者从深切的生活感受出发,绘制了一幅朴素而感人的图景,描画出旧社会穷孩子悲苦童年的一个侧面。

诗歌在这一期占着相当大的比重,反映着目前学校创作活动中诗歌占优势的实际情况。

廖天一同学的《致伙伴》,描写了今天向科学进军道路上全体文化战士由于伟大任务而产生的激动、对于赢得胜利的信念,传达了他们斗志昂扬的心声。

情诗——青春的花朵,也在这一期占有一定的地位。

发表的几首古体诗歌,体现着向古典文学遗产学习的精神,是力图利用旧形式为新内容服务的尝试。本着“百花齐放”的原则,各种式样、各种风格的作品都将能在《红楼》找到自己着根的土壤。

显然,目前这一期还远谈不上“令人满意”。如果要从北京大学确有写作能力来衡量,应该说,这一期是“不满人意”的。这首先是由于我们筹备过程中没有充分发动群众,没有充分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写作力量。致使目前的刊物在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总的质量的保证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计划的许多栏目不能不留作空白;我们没有精悍的短论、犀利的杂文、辛辣的小品、……在诗歌方面我们没有优美生动的叙事诗、尖锐深刻的讽刺诗……在其他文学样式方面更是提不起来。

但是,我们相信:如果同志都说:“一定要把《红楼》办好!”并且伸出手来栽培它、支持它,那末《红楼》就不可能办不好,《红楼》就不可能不是一期比一期更充实更美丽。


出处:原载于1957年1月1日《红楼》创刊号,无署名。


《红楼》简介:


《红楼》(不定期)于1957年1月1日创刊,是北京大学校团委会领导下,由学生自办的综合文艺性刊物。总共出版14期(包括5期增刊),跨1957年和1958年两个年度,其中1957年出版正刊5期,分别是创刊至第6期(5、6期是合刊1册)。1957年,在正刊《红楼》出版以外,还出版过4期《红楼》“反右派斗争特刊特刊”,特刊单独编号。





《新评论》(代发刊词):编辑后记

通常一个刊物问世时,总有一篇发刊辞,用以陈述这个刊物的使命,但刊物的内容却未必和它的发刊辞符合;因之,我们决定避免这类文字。我们希望这个刊物的本身能说明我们的态度,意见和气息。
这个刊物原是经常见面的几个朋友共同发起的。我们很靦觍这篇幅的单薄,但与其在量的方面增加,毋宁在质的方面努力,所以我们决定暂时维持这现有的页数。本刊是一个综合的半月刊,目前则稍侧重于国际问题。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当前国际间确有许多问题足以供我们讨论与研究;第二,我们现有的朋友间也写这方面的文字的人占多数。假如以后篇幅允许的话,我们还想间而登一点文艺和书评。
关于这一期的内容:胡焕庸先生以一个地理学者的身份,来检讨省区缩小的问题,他不仅提出几个原则,并有很具体的方案。我们相信胡先生这篇文字必将获得政府当局及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注意。
四个月以来的欧局,祇是充满了外战,经济战和宣传战;真正的军事,反退到次要的地位。因此我们特约周陈王三位先生分担这三方面的文章。周陈两先生在国内写的文章很多,不用介绍。王一之先生是伦敦大学硕士,专攻国际关系。
刘燕谷先生是专门研究日本问题的。
中华民族本来最富有民族精神,过去我们曾经打倒过两次外族的统治。但自从中国和欧西接触以后,外族的侵凌在质上以和以前不同,同时近几十年中国民族的团结力确实日见涣散。所以储安平先生在他的文章里对民族思想爱国情绪作热烈的发挥;在现代的国际政治中,民族主义已成了最主要最有势力的潮流。

出处:原载于1940年1月20日《新评论》创刊号, P24页。


《新评论》简介:


《新评论》(半月刊)于1940年1月20日创刊重庆,1943年1月起改为双月刊,1945年10月停刊,由周小亚主编的综合性社科刊物,出版期数与停刊原因不详。
全国报刊索引——《新评论》:

2021年8月16日星期一

《论语》缘起

论语社同人,鉴于世道日微,人心日危,发了悲天悯人之念,办一刊物,聊抒愚见,以贡献于社会国家。大概其缘起是这样的。我们几位朋友多半是世代书香,自幼子曰诗云弦诵不绝,守家法甚严,道学气也甚深。外客来访,总是给一个正襟危坐,客也都勃如战色。所谈无非仁义礼智,应对无非“岂敢”、“托福”。自揣未尝失礼,不知怎样,慢慢的门前车马稀了。我们无心隐居,迫成隐士,大家讨论,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谓“养晦”,名士所谓“藏晖”的了。经此几年的修养,料想晦气已经养的不少,晖光也已大有可观;静极思动,颇想在人世上建点事业。无奈泰半少不更事,手腕未灵,托友求事,总是羞答答难于出口;效忠党国,又嫌同志太多;入和尚院,听说僧多粥少;进尼姑蓭,又恐尘缘未了。计议良久,都没出路,颇与失意官僚,情景相似。所幸朋友中有的得享祖宗余泽,效法圣人,冬天则狐貉之厚以居,夏天则絺绤必表而出之;至于美术观念,颜色配合,都还风雅,缁衣羔裘,黄衣狐裘,红配红,绿配绿,应有尽有。谋事之心,因此也就不大起劲了。其间,也曾有过某大学系主任要来请我们一位执教鞭,那位便问该主任;“在此年头,教鞭是教员执的,还是学生执的?”那位主任便从此绝迹不来了。也曾有过某政府机关来聘友中同志,同志问代表:“要不要赴纪念周?做纪念周,静默三分钟是否十足?有否折扣?”由是党代表也不来过问了。
这大概是去年秋间的事。谋事失败,大家不提,在此声明,我们朋友,思仰圣门,故多以洙泗问学之门人做绰号。虽然迹近轻浮,不过一时戏言,实也无伤大雅。例如有闻未之能行者自称“子路”,有乃父好吃羊枣者为“曾子”,居陋巷而不堪其忧者为“颜回”,说话好方人者为“子贡”。大家谋事不成,烟仍要吸。子贡好吸吕宋姻,曾子好吸淡巴菰,宰予书寝之余,香烟不停口,子路虽不吸烟,烟气亦颇重,过屠门而大嚼故也。至于有子,推己及人,虽不吃烟,家中各种俱备,所以大家乐于奔走有子之门。有子常曰:“我虽不吸烟,烟已由我而吸。”由是大家都说有子知礼,并不因其不吸,斥为俗人。闲时大家齐集有子府上,有时相对吸烟,历一小时,不出一语,而大家神游意会,怡然而散。
一天,有子见烟已由彼而吸得不少,喟然叹曰:“吸烟而不做事可乎?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颜渊怃然对曰:“尝闻之夫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难为了我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至三年之久!积三年所食,斐然成章,亦可以庶几也矣乎?”子路亦曰:“尝闻之夫子,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于是大家决定办报,以尽人道,而销烟帐。
惜其时子路之岳母尚在,子路以办报请,岳母不从,事遂寝。
今年七月,子路的岳母死,于是大家齐声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三嗅而作,作论语。
大概办报的消息传出之第二天,就有友人来访。我们依例各序宾主让座之余,大家端容正色肃肃穆穆的谈起来。友人便问:
“吾兄为什么要办报?敢问宣传什么主义?”
“没有!没有!”
我连忙的拱手回答。
友人怕我未曾听懂,又进一步问:
“诸位办报,持什么主张?”
“岂敢!岂敢!”是我固谦的回答。
其时朋友有点慌张起来了。“诸位办报应该有个立场呵!敢问你们站在什么立场上?”
“请坐!请坐!”我仍旧很和气的答他。于是那位朋友,不知怎样,竟悻悻然扬袂而去了。
第三天,又有一位朋友投刺来访,也是听到办报的消息,也是来寻根究底的。“好吧,请见。一办报,此身已非己有的了。我已许身于社会与国家了。”我对听差的说。这位朋友,看来更加孟浪。寒暄之下,那位朋友很唐突的问:
“你们钱哪里来的?是孙是胡?是汪公?是蒋公?”
“不知道。”我说。
“怎么不知道?”
“委实不知道。”我回答。
“未必然吧!”朋友摇头的说,“四者之中,必有其一。”言下颇有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五老峰下之意。
“都不是。”
“怪事!怪事!”那位朋友说。
“我们很有钱,难道凡有钱便是怪事吗?”
“那末,钱哪里来的?怎么不知道?”
“钱是由我们同人中一位高门鼎贵的友人来的。我们但知他豪爽,至于他这钱哪里来的,我们怎知道?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将来这钱要看读者出的,读者这钱哪里来的,我们更不敢穷究了。”
到此,那位虽然大失所望,悻悻然见于其面,遂无话可说了。
沉默良久,朋友又发问:
“你们为什么要办报?”
“不知道。”我说。
“又是一个不知道!怎么说!”
“我们同人,不知怎样,忽然高兴起来,想要办报,所以叫做不知道。”
“凡人做事,都应该有个理由。岂可做事,而自己莫名其妙?”
“凡人想做的事,都应有个理由。”我更正的说,“实做的事,都是本人莫名其妙。譬如某人成巨公,某人成名将,他们知其所以吗?世事类多如此,何必向天追究。比如青年择业,年少气盛,都抱有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之雄心。乳臭未干,便拿定主意,我要学矿学工程,我要做牙科博士。及至学成,也许牙医做有名知县。矿师成模范校长,报馆主笔忽然经理煤炭,回国领事改办公共卫生,当其呱呱堕地时,何尝敢做这种打算?凡事,其来也茫然,其去也兀突,我们阅历所见,无非类此。不但男子择业,我们办报,不甚了了,就是女子择婿,也是大多茫然。倘是花前月下,女子问天:“我某女士呵,何以偏遇某先生?”有谁答得出?大概最后决定,都是看看自己年纪,算算自家前途,在几个无甚足取的青年中,择肥而噬,碰碰造化,托以终身罢了。若要过于认真,便遇痴汉,这也是你我所亲验得来的了。当今女子,从小就做起美满姻缘的梦,留下祸苗。须知世上哪有这许多品德才貌兼全的人,可以供她称心满意?因此做起亲来,“良人”不够分配;“良人”不够分配,乃多半事与愿违;事与愿违,婚姻乃多破裂。这就是你们一班好讲理由、理想、主义、主张的人的罪。办报也是因缘际会,有人肯执笔,有人肯拿钱,由是这报就“应运”而生了。
“那末,你们办这报的因缘际会,际什么会呢?”
“你真要知道?”
“我真要知道!”
“因为我们同人中有一位的岳母死了。”我据实的奉告。
但是这回因为我太老实,由是又开罪了那位朋友。他便怏怏不乐,认为一无所获,废然而返了。
 
出处:原载于1932916日《论语》第1期,无署名,P1-2页。
 
 
附一:《编辑后记》
 
 
论语社的成立,已如缘起所说,因为同人中有一个位死了丈母,所以大家决心来办报。大家既然决心办报,就马上执笔为文,一面交付到印刷所去排印,便成功了这样的东西。
对于出版事务,全是门外汉的我们,在这里就发生了不少的困难。关于编排校对,总不能如心称意,形式未见好看,校对之后错讹还是很多,真也没有法子,要请读者原谅,也不好意思说出口来,我们姑且把责任推到印刷所身上,说他们太不会干事了。
诸位都知道《论语》是孔子门人所作的一部大书,我们当然是冒牌的。但是,我们并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并不存心冒孔家店的招牌。我们同人,时常聚首谈论,论到国家大事,男女私情,又好品论人物,又好评论新著,这是我们的“论”字的来源。至于“语”字,就是说话的意思,便是指我们的谈天,因除了可以归入“论”字的话题之外,我们还有不少的谈话,这些全都归入“语”字去的,这是“语”字的来源。这样的二个字拼凑起来,便成了《论语》,格式内容里也和孔夫子的《论语》差不多,因为也是甲一句,乙一句,东一句,西一句,拉拉杂杂一大堆大道理。所以如果有人责备我们假冒了孔家店的招牌,我们也不敢极口呼冤,而且是可以发出一种会心的微笑的。不过要请他们注意的是,孔家店里的货品,《论语》并不占重要的地位,在这以上还有《春秋》,那是孔老夫子用了他特有笔法作成,使乱臣贼子发生恐怖的大著。在目下这一种时代,似乎《春秋》比《论语》更需要,它或许可以匡正世道人心,挽既倒之狂澜,跻国家于太平。不过我们这班人自知没有这一种大力量,其实只好出出《论语》,决不敢存非分之想,也不敢有非分的举动的。——这我们特别声明。
这一期的稿子,因为大家很热心,来得太多了,本来预定三十二页,竟超过了一半,因为是第一期创刊,就全收了进去,作为特大号了。希望以后大家遵守中庸之道,文稿恰好有三十二页的稿子,每次都一样,不多也不少。不要虎头蛇尾式的开头很起劲,后来便不行,也不要尾大不掉式,越来越兴盛,以致我们印刷费都付不出。请注意这始终如一的中庸之道,是我们要一贯遵守的大道。
记者K.(九月十三日)
 
出处:原载于1932916日《论语》第1期,无署名,P46页。
 
 
附二:本刊投稿规约
 
 
一、本刊接收外来投稿。
二、来稿非经投稿人特别声明,并附相当邮费,概不退还。
三、编辑人对于来稿有删改之权。
四、来稿概无金钱上之报酬,但酌赠本刊。
五、与本刊性质不合之稿,概不刊登。
六、来稿请迳寄上海法租界善钟路第一百弄第四号论语社编辑部。
 
出处:原载于1932916日《论语》第1期,无署名。
 
 
附三:论语社同人戒条
 
 
一、不反革命。
二、不评论我们看不起的人(自郐以下的悉列入子不语),但我们所爱护的,要尽量批评(如我们的祖国,代武人,有希望的作家,及非绝对无望的革命家)。
三、不破口骂人(要谑而不虐,尊国贼为父固不可,名之为忘八蛋也不必)。
四、不拿别人的钱,不说他的话(不为任何方作有津贴的宣传,但可做义务的宣传,甚至反宣传)。
五、不附庸风雅,更不附庸权贵(决不捧旧剧明星,电影明星,交际明星,文艺明星,政治明星,及其他任何明星)。
六、不互相标榜;反对肉麻主义,(避免一切如“学者”“诗人”“我的朋友胡适之”等口调)。
七、不做痰迷调;不登香艳词。
八、不主张公道;只谈老实的私见。
九、不戒癖好(如吸烟,啜茗,看梅,读书等),并不劝人戒烟。
十、不说自己的文章不好。
 
出处:原载于1932916日《论语》第1期,无署名。
 
 
《论语》简介:
 
 
《论语》(半月刊)于1932916日创刊上海,由中国美术刊行社发行,综合性评论刊物;本刊初由林语堂主编,从第27期起改为陶亢德主编,自第83期开始由郁达夫主编,后改由邵洵美主编。刊登时事评论,发表杂文,探讨文学理论,介绍西方和我国古代幽默作品,刊载各地报纸的幽默消息和读者讥讽现实的来信。19378月,因抗战爆发而休刊,194612月复刊,到19495月上海解放停刊,前后共出177期。
全国报刊索引——《论语》:









《人间世》发刊词

十四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唯一之成功,小品文之成功也。创作小说,即有佳作,亦由小品散文训练而来。盖小品文,可以发挥议论,可以畅泄衷情,可以摹绘人情,可以形容世故,可以札记琐屑,可以谈天说地,本无范围,特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与各体别,西方文学所谓个人笔调是也。故善冶情感与议论于一炉,而成现代散文之技巧。《人间世》之创刊,专为登载小品文而设,盖欲就其已有之成功,扶波助澜,使其愈臻畅盛。小品文已成功之人,或可益加兴趣,多所写作,即未知名之人,亦可因此发见。盖文人作文,每等还债,不催不还,不邀不作。或因未得相当发表之便利,虽心头偶有佳意,亦听其埋没,何等可惜。或且因循成习,绝笔不复作,天下苍生翘首如望云霓,而终不见涓滴之赐,何以为情。且现代刊物,纯文艺性质者,多刊创作,以小品作点缀耳。若不特创一刊,提倡发表,新进作家即不复接踵而至。吾知天下有许多清新可喜文章,亦正藏在各人抽屉,供鱼蠹之侵蚀,不亦大可哀乎。内容如上所述,包括一切,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故名之为《人间世》,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牍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笔,以期开卷有益,掩卷有味,不仅吟风弄月,而流为玩物丧志之文学已也。半月一册,字数四万,逢初五二十出版,纸张印刷编排校对,力求完善,用仿宋字排印,以符小品精雅之意。尚祈海内文士,共襄其成。
 
出处:原载于193445日《人间世》创刊号,无署名。
 
 
附:人间世投稿规约
 
 
 
1、本刊接收外稿。不拘文言白话,以合小品文格调为准。
2、来稿概须缮写清楚,并将通讯地址注明稿端。
3、编辑人对于来稿有删改之权;不愿删改者,得预先声明。
4、外稿稿费一律每千字五元,每期刊后发出。版权由作者保留。诗歌依地位计算。补白材料酌赠本刊。
5、投稿人除由本社致奉稿费以外,并赠送登刊稿件期份之本刊三册。
6、来稿非经于稿端特别声明,并附相当邮资者,概不退还。
7、特约撰稿详章另定。
8、来稿请迳寄上海北四川路八五一号本社编辑部,勿交私人姓名。
 
出处:原载于193445日《人间世》创刊号,无署名。
 
 
《人间世》简介:
 
 
《人间世》(小品文半月刊)于193445日创刊上海,属文学刊物,主编为林语堂,编辑徐吁、陶亢德,19351220日第42期出版后,因与良友图书公司的合同到期而停刊。
全国报刊索引——《人间世》:




《宇宙风》(代创刊词):且说本刊

“二三诸女,已能做大鞋否?”此一代名臣曾国藩家书语也。夫以掌天下之权衡之中兴名将,不谈国事,不讲仁义,乃拳拳不忘于诸女做大鞋,弟辈养猪种竹,腐儒必讥其迂,今人必斥其不革命,但天地之大,何所不容?人情事理,何止一端?孔子见朝燕居,本来不是一副面孔。忠臣思君固可,慈父教女做鞋亦无不可。今人抒论立言文章报国者滔滔皆是,独于眼前人生做鞋养猪诸事皆不敢谈,或不屑谈,或有谈之者,必詈之为不革命,为避开现实,结果文调愈高,而文学离人生愈远,理论愈润,眼前做人道理愈不懂。这是今日不新不旧不东不西不近人情的虚伪社会所发生的虚伪文学现象,而《宇宙风》之所以刊行于世。
文学不必革命,亦不必不革命,只求教我认识人生而已。孔子亵裘长,短右袂,与仁无与;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与义无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与礼无与;不得其酱不食,不撤姜食,与智无与。四者无与,而仍不失为孔子。吾人不幸,一承理学道统之遗毒,再中文学即宣传之遗毒,说者必欲剥夺文学之闲情逸致,使文学成为政治之附庸而后称快,凡有写作,猪肉熏人,方巾作祟,开口主义,闭口立场,令人坐卧不安,举指皆非,右袂不敢谈,寝衣亦不敢谈,姜酱更不敢谈,若有谈食精脍细者,必指为小市民意里奥罗基而怒骂之。做人如此,只好退入蜗牛壳。这只是思想未成熟青年一斑之见,欲以一主义独霸天下,以一名词解决人生一切问题。殊不知人生不如此简单,可尽落你名词壳中。文学亦有不必做政治的丫环之时。故此文学观吾无以名之,名之曰“不近人情的文学观”。其文不近情,其人亦近情。人已不近人情,何以救国?
实则古人何尝如此,西洋人亦何尝如此?古人要人人安居乐业,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而后天下太平。西洋人要人人尽情工作,尽情作乐,皆所以得人情之正。现代人生观是诚实的,怀疑的,自由的,宽容的,自然主义的。现代中国人的人生观,承理学道统之遗毒,仍是虚伪的,武断的,残酷的,道学的,坐禅式的,真有朱子“一闻钟声便觉此心把握不住”之慨。然不有现代人生观,何以为现代人?况且宋朝理学将心把握得住之时,遂发现有缠足之风大盛及提倡贞女烈妇,禁止寡妇再嫁等不近人情的人生观。愈道学,去孔子之近情哲学愈远。
即以通行文体而论,也是不近人情。故也是非现代的。时行白话作势装腔甚于文言。“他是触到了难比的深度同阔度”是何鬼话?“而今日即被他们利用来掩盖同粉饰活生生的现实的雄姿的工具了”是何屁话?一人行文,不肯平淡,不肯通俗,徒以搬弄辞藻为能事,以炫其实,与做艰深古文者何别?故今日杂志虽多,而近情可读之文章极少。所谈既皆乏味,文体尤为艰涩。西洋杂志文已演出畅谈人生之通俗文体,中国若要知识普及,也非走此条路不可。杂志之意义,在能使专门知识用通俗体裁灌入普通读者,使专门知识与人生相衔接,而后人生愈丰富。
《宇宙风》之刊行,以畅谈人生为主旨,以言必近情为戒约;幽默也好,小品也好,不拘定裁;议论则主通俗清新,记述则取夹叙夹议,希望办成合于现代文化贴切人生的刊物。正是以庆幽默之成功,无论何种写作,皆可有幽默成分夹入其中,如此使幽默更普遍化。所以不专谈救国,也不是我们不愿救国,只是不愿纸上谈兵。若有人相信此时之国尚系纸上空谈之所能救,不妨投稿他处谈谈,我们也很愿意看。此外也别无成见。惟有矫情君子理学余孽,必诛无赦。我们誓以此刊与新旧道学作战,若有新旧八股先生戴方巾阔步高谈而来,必先以冷猪肉招而诱之,而后痛打之。
 
出处:原载于1935 9 16 日《宇宙风》第1 期,署名:语堂,P53\54页。
 
 
附一:编辑后记
 
 
在此办杂志的老手们都说市面萧条,百业衰敝,杂志年已在“没落着”的当儿,发行全外行编辑半瓶醋的我们,竟来编辑兼发行《宇宙风》,自己想想也有点不识时务之感。好在我们不想做俊杰作英雄,同时又有一个鄙见,以为杂志并未成年,更无所谓没落,市面虽然萧条,可无妨于杂志。而且《宇宙风》失败成功,亦无关于大局,放仍毅然决然,兴兴头头的硬干一下。我说杂志并未成年,并非不知道近来杂志之多,多如雨后春笋,乃是觉得此千百刊物,出版者与编辑者中有许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发刊辞尽管说得冠冕堂皇,激昂慷慨,大有此刊不出如苍生何之慨,其实那里是这么回事。故所谓杂志年中之有些杂志只如夏夜之蚊呐,秋风一起,不扑自灭,没落云云,聊以解嘲云尔。至于市面萧条,自属事实,但若说因此而使杂志没落,在我实难置信。君不见各城各市之歌台舞榭,茶寮酒肆,无不门庭若市,座客常满乎?此繁荣固是畸形的繁荣,但有此畸形繁荣的时候而杂志竟会没落着者,岂不是更畸形的没落?我十分相信,中国无论怎样穷,中华国民中文盲无论怎样多,开口落笔无论怎样难,像现在这些杂志及其销数来讲,实在还只是开端,决非极盛,自无必衰之理。别个城市我不知道,以上海而论,每天每晚有多少人上舞场赌场到电影戏院?当上海各大学禁止学生跳舞时,有位出版家曾点头称善曰:禁得好,禁得好;大学生在舞场跳一跳,就跑去我三份杂志。此语虽似笑话,实含至理。看什(杂)志自不能与跳舞相提并论,但若一个跳舞者每个月中能少跳这么三跳,在出版界就已生意兴隆,皆大欢喜;在少跳三跳的人则“损失”却只如九牛一毛。爱舞如命的人且不论,有钱买书而不买,反而一天到晚闲得叫无聊无聊者又岂少数?我想他们或她们之虽识字有钱有闲而不看看书报杂志,最大原因是没有这种习惯。第二个原因是杂志内容的唱高调不近人情。有些人是极想看看刊物以消闲的,但翻开杂志,满纸底的底的,弄得眼花缭乱口难言,只得废然掩卷。这两个原因之不无可信,可用中国妇女刊物之不成功为证。中国的女子教育诚不普及,但设女学到现在,造就的识字分子总已不少,妇女刊物的销数可是有多少?我们常能在电车公共汽车上遇见看书报杂志的外国老太婆,而很少遇见手执一卷的中国家庭主妇。为什么?不外乎不习惯看,和看不下去。譬如今之妇女刊物除了打倒拥护之外,还有什么贴切人生的有趣味有意思的言论记述?中国的杂志如果永远高谈阔论下去,中国的杂志无论怎样送赠品大减价只有没落,没落,一百个没落。
我们不想在杂志界中立什么丰功伟绩,我们只愿尽力之所能及,好好的办一个如我们理想的刊物。理想并不高远,只是(一)内容文字能使读者读得下去,(二)印刷能好点,出版不脱期,(三)售价现在是每册一角,但在销数增加到合乎我们的预算时,本取诸于人用诸于人之旨逐渐减低,使一般看杂志跳舞的读者减轻支出。卑之无甚高论,十分寒伧,但与其瞎开空头支票,不如实事求是。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本期承作者帮忙,不说自己刊物不好,全是精彩之作,编来甚欢喜,希望读者读了也得同样的欢喜。大致可以合本刊主旨。如《科学育儿经验谈》《私连烟土》等篇尤贴切人生类似西洋杂志的文章。
《海外十年》是我国一位大作家的自传,分段叙述,分期刊登,是本刊特约名篇之一,请读者细味。
《老牛破车》为老舍先生的创作经验谈,共六篇。本期登的一篇,对幽默有重要的切当解释。
承丰子恺先生许为本刊逐期作《人生漫画》,正合本刊暢谈人生之旨。本期所作《新夫妇》数图,虽无革命意旨,而启人生趣,助人观察生活,怡情养性之力正复不少,不必单画车夫喘汗才有价值也。
知堂先生的文章,不必编者多说,只要说一句:他将给本刊按期撰稿。
《孽海花》作者东亚病夫曾孟朴先生于本年六月二十三日病故,我们为纪念这位愈老愈新文豪,下期本刊特请期哲嗣虚白先生编一纪念特辑。本期发表的日记数页,实为杂志难得的珍品。
达夫先生的日记九种行销数万本。承对本刊特别赞助,允将最近日记赐予逐期有发表。
何容同志的《记L团长》和老乡老向的《长工班儿》,一写军人,一写农人,都是两位的拿手杰作。
许钦文先生的《狱中与弟妇论烧肉书》,可以说是“含泪的微笑”。他已答应为本刊写《无妻之累》,记述陶刘案给他的苦痛。
本期本刊篇幅虽增到六十四页,但特约来的文章还有近十篇容不下,没有办法,只得留在下期发表,谨向赐稿诸位道歉。
“西报杂抄”和“解愁录”本期因稿挤容不下,只得阙如。
“姑妄言之”短评欢迎投稿。
“可喜语”欢迎投稿。此栏所录名人嘉言,可启人智慧不少,并可引起对某作者某书之兴趣。凡读者有“可喜语”,随时摘录寄下,使大家共相欣赏,能列出书名出版外更佳。
 
出处:原载于1935 9 16 日《宇宙风》第1 期,无署名,P55\56页。
 
 
附二:投稿简章
 
 
1、本刊接收外稿。
2、来稿概须缮写清楚,并须将通讯地址注明稿端。
3、编辑人对于来稿有删改之权。不愿删改者,得预先声明。
4、稿费暂定一律每页三元,每期出前五天发出。版权由作者保留。补白材料酌赠本刊。
5、投稿人除由本社致奉稿费以外,并赠送登刊稿件之本刊一册。
6、来稿非经于稿端特别声明,并附贴足邮票之信封者,概不退还。
7、来稿请迳寄上海愚园路谷邨二十号本社编辑部。
 
出处:原载于1935 9 16 日《宇宙风》第1 期,无署名。
 
 
《宇宙风》简介:
 
 
《宇宙风》(半月刊、旬刊)于1935916日创刊上海,发行人陶亢德,林语堂、陶亢德编辑,属文学刊物;抗战期间曾先后迁往香港、桂林、重庆、广州出版,19478月停刊,共152期。
全国报刊索引——《宇宙风》:






2021年8月15日星期日

《公言》发刊词

几个朋友谈起话来,总觉得我们既是现代的中国人,对于中国一切问题,都有注意与研讨的必要——这便是本刊发起的动机。
我们的话,若是对了,也许可以造成舆论,以备国人的采择;就是错了,也许引起大家的批评讨论,藉此而有较好的理论出现,抛砖而引玉,也不算毫无意义的事。要之,总比大家不作声,不管事强的多。固然,在我们同人等是要竭尽绵薄,力求其合理与充实的。
刊名《公言》,命意也很简单。第一是态度的公正,第二是持论的公平,第三是性质的公开。公正是要免去偏颇过激,公平是要屏除主观成见和私人的毁誉,公开是要使这个刊物,成为大家的园地。公正,公平,公开,是我们的宗旨信条,也就是我们的努力方针。这些,说来不难,作来不易;我们愿意从实践上试一试。
论到内容,举凡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文化、教育等问题,均在讨论之列。社会人士,青年朋友,如有和我们旨趣相同的,即可投寄大作,或是论著,或是研究,一律欢迎。
 
出处:原载于1937515日《公言》创刊号,署名:编者,P2页。
 
 
附:投稿简章
 
 
一、本刊欢迎关于,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文化、文艺、通信等稿件。
二、本刊稿件,以讨论实际问题为主。
三、本刊稿件以二三千字为标准,至多不得过五千字。
四、来稿本社有酌量删改之权,不愿删改者,请预先声明。
五、来稿无论登否,概不退还,如欲退还,请附足邮票。
六、来稿如系译文,请注明原文题目,著者姓名及出版日期。
七、稿末务请注明姓名地址,以便通信,揭载时之署名,作者自便。
八、来稿务请缮写清楚,并加标点符号。
九、投稿一经刊载,酌赠现金或本刊若干期。
十、来稿请寄北平辟才胡同甲四十七号公言半月刊。
 
出处:原载于1937515日《公言》创刊号,无署名,P28页。
 
 
《公言》简介:
 
 
《公言》(半月刊)于1937515日创刊北平,综合型刊物,出版期数及停刊原因不详。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公言》:


《制言》发刊宣言

今国学所以不振者三:一曰毗陵之学反对古文传记也;二曰南海康氏之徒,以史书为帐簿也;三日新学之徒,以一切旧籍为不足观也。有是三者,祸几于秦皇焚书矣。其间颇有说老庄、理墨辨者,大氐口耳剽窃,不得其本。盖昔人之治诸子,皆先明群经史传,而后为之,今即异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耶?其次或以笔记小说为功,此非遍治群书,及明于近代掌故者,固弗能为。今之言是者,岂徒于梦溪鄱阳远不相及,如陆务观、岳倦翁辈,盖犹未能仿佛其一二也。此则言之未有益,不言未有损也。余自民国二十一年返自旧都,知当世无可为,讲学吴中三年矣。始曰国学会,顷更冠以章氏之号,以地址有异,且所招集与会者,所从来亦不同也。言有不尽,更与同志作杂志以宣之,命曰《制言》,窃取曾子制言之义。先是集国学会时,余未尝别作文字,今为《制言》,稍以翼讲学之缺。曾子云:“博学而孱守之。博学则吾岂敢,孱守则庶几与诸子共勉焉。章炳麟。
 
出处:原载于19359月《制言》第1期,署名:章炳麟(章太炎)。
 
 
《制言》简介:
 
 
《制言》于19359月创刊,该刊前期为半月刊,后期改为月刊,属于国学研究刊物,章太炎任主编,第20期起由章氏国学会讲习会主编,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藏62期,具体出版期数与停刊时间及原因不详。
全国报刊索引——《制言》: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制言》:
抗日战争与中日近代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制言》:
 

《向导周报》本报宣言

现在最大多数中国人民所要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什么要和平?因为和平的反面就是战乱,全国因连年战乱的缘故,学生不能求学,工业家渐渐减少了制造品的销路,商人不能安心做买卖,工人农民感受物价昂贵及失业的痛苦,兵士无故丧失了无数的性命,所以大家都要和平。为什么要统一?因为在军阀割据互争地盘互争雄长互相猜忌的现状之下,战乱是必不能免的,只有将军权统一政权统一,构成一个力量能够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所以大家都要统一,我们敢说: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最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近代民主政治,若不建设在最大数人的真正民意之上,是没有不崩坏的。
所谓近代政治,即民主政治立宪政治,是怎样发生的呢?他的精髓是什么呢?老老实实的简单说来,只是市民对于国家所要的言论,集会,结社,出版,宗教信仰,这几项自由权利,所以有人说,宪法就是国家给予人民权利的证书,所谓权利,最重要的就是这几项自由。所以世界各种民族,一到了产业发达人口集中都市,立刻便需要这几项自由,也就立刻发生民主立宪的运动,这是政治进化的自然律,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可以说没有一个例外。十余年来的中国,产业也开始发达了,人口也渐渐集中到都市了,因此,至少在沿江海沿铁路交通便利的市民,若工人,若学生,若新闻记者,若著作家,若工商业家,若政党,对于言论,集会,结社出版,宗教信仰,这几项自由,已经是生活必需品,不是奢侈品了。在共和名义下,国家若不给人民以这几项自由,依政治进化的自然律,人民必须以革命的手段取得之,因为这几项自由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可是现在的状况,我们的自由,不但在事实上为军阀剥夺净尽,而且在法律上为袁世凯私造的治安警察条例所束缚,所以我们一般国民尤其是全国市民,对于这几项生活必需的自由,断然要有誓死必争的决心。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只有感觉到这几项自由的确是生活必需品才有意义。
现在的中国,军阀的内乱固然是和平统一与自由之最大的障碍,而国际帝国主义的外患,在政治上在经济上,更是箝制我们中华民族不能自由发展的恶魔。北京东交民巷公使简直是中国之太上政府,中央政府之大部分财政权不操诸财政总长之手,而操诸客卿总税务司之手;领事裁判权及驻屯军横行于首都及各大通商口岸;外币流通于全国;海关邮政及大部分铁路管理权,都操诸外人之手;银行团及各种企业家,一齐勾串国内的卖国党,尽量吸收中国的经济生命如铁路矿山和最廉价的工业原料等;利用欺骗中国人的协定关税制度,箝制中国的制造业不能与廉价的外货竞争,使外货独占中国市场,使中国手工业日渐毁灭,中国为使永消费国家,使他们的企业家尽量吸收中国的现金和原料,以满足他们无穷的掠夺欲;在这样国际帝国主义的经济的侵略之下的中国,在名义上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实质上几乎是列强的公共殖民地;因此我中华民族为被压迫的民族自卫计,势不得不起来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把中国造成一个完全的真正独立的国家。
现在,本报同人依据以上全国真正的民意及政治经济的事实所要求,谨以统一、和平、自由、独立、四个标语呼号于国民之前!
 
出处:原载于1922913日《向导周报》第1期,无署名,P1\2页。
 
 
《向导周报》简介:
 
 
《向导周报》于1922913日创刊上海,于1927718日出至201期停刊。由向导周报社编辑并发行,主编有蔡和森、彭述之和瞿秋白等,属于政治刊物,是早前中共中央委员会机关的宣传刊物。
全国报刊索引——《向导周报》:
抗日战争与中日近代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向导周报》:
 

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

《大声周刊》(代发刊词):自我介绍

我们很久就想办一个周刊,因为说假话呢?太无聊;说真话呢?又不敢。经济呢?无来源;立案呢,又麻烦。所以就搁置下来。延到今天可再不能顾虑了。于是下一种:假话宁可不说,真话总要说点。的决心,只好忙忙慌慌地把第一期拿出来,与读者诸君见面。内容如何,愿受批评;如蒙赐稿,极表欢迎!
我们底目的和态度,除详登记的呈文外,具体地写在这里,作为我们底座右铭:一、反对中央和领袖的言论不要;二、与救亡图存不相干的废话不说;三、攻击私人和恭维名人的论调不弹;四、理论歪曲和虚构事实的文字不载。究竟谈些什么?请看下文!
 
出处:原载于1937530日《大声周刊1-13合订本》,无署名。
 
 
附一:本刊声请党部省府登记呈文
 
 
为声请登记,转请发给登记证事:窃先等以四川文化落后;国难日益加深。凡有良知,何能漠视,拟编行《大声周刊》一种:介绍现代知识;讨论时事问题。站在国民广场,督请政府团结御侮;强化民族意识,拥护中央抗日救亡。大声疾呼,唤起民众。辅助教育,服务国家。为此依法填具声(申)请书,登记表,除分呈……
 
出处:原载于1937530日《大声周刊1-13合订本》,无署名。
 
 
附二:卷头语
 
 
目前民族的苦难远于极度可悲的时候,如果这里只有两条路让我们走,一条是引颈待戮于东亚帝国主义屠刀之下,一条是民族儿女万众一心的实行抗战,无疑我们是要选择后者。
这是说,除了汉奸和敌人,谁也不愿意具有二千年光荣历史的民族生命就从此哀歇和断送,更确切的说,没有谁还敢怀疑中华民族不立即争取她最后的“生路”——抗敌救亡!
况在这动荡的时代中,已没有那一个弱小民族愿意永远驯服在帝国主义统治之下。在非洲的埃及和阿比西尼亚,在近东的叙利亚,阿拉伯,和印度,她们都早已英勇地擎起了反抗压迫的鲜明的解放的旗帜。
这该是中华民族四万万五千万儿女的最伟大的启示了。
《大声》便是在这种信念和启示之下创刊的。
它的希望祇有一个,便是站在文化的前哨线上当一个内地的战斗员,尽一份国民应尽的责任。虽然随着它的创刊,就已成为可悲的谣言的对象,然而它依然是强烈地针对着现实照着扩大文化国防的路战斗过来的。这因为“大声疾呼”本是它唯一的职志。
它愿望和已经照着做去的任务是:
呌我们明白:这是弱小者受难的时代,但也是弱小者争取光荣的生存的伟大时代,它已大声喊出“这个时代是我们的”!
呌我们知道:在今天,要从最新式的残暴的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争回奴隶的自由和解放,需要更多的血和肉来做代价,但不会没有一个伟大的明天到来。
呌我们相信:中华民族的命运是操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祇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自身的生死存亡。大家手挽着手,心扣着心,自然就会跨出了灭亡的边沿!
本来,在内地文化界的最确正的指示与帮助下,以及读者最严厉的批判与深切的爱护下,我们谁不希望它能够成长起来,从微弱到雄健,从幼稚到坚实。可是不幸它祇能从创刊号到十十三期便夭折了,这确是可悲痛的遗憾!
因为照预定的计划,我们是希望即在本省便须发展到五万份以上,基本的读者至少应征求到三万人,然而它最后几期也终于只能停滞在四千份上,没有进展,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客观条件不充分,但主观上的努力确也有不够的地方。我们的读者群还祇限于具有前进的政治认识的人,对于民族意识模糊与爱国情感淡薄的落后的群众,我们竟一个也没有争取到!
这个缺憾是无从初尝了。
现在,我们是被许多读者因听到本刊停办便不胜怅惘的情景激动了。同时,又听说许多读者竟以不能窃见全豹引为恨事,于是才决定出版本刊的合订本,意在聊补缺憾之万一而已。
但我们还是没有忘记我们自身所担负着的任务。
读者们!让本刊与读者数月的情谊给涂写在心上的民族备忘录上罢,我们要用更鲜红的血去完成民族新生的历史!
 
出处:原载于1937530日《大声周刊1-13合订本》,署名:青水。
 
 
附三:停刊辞
 
 
本刊顷奉省府转奉中央命令着即停刊!人民是应该服从政府的,政府即令我们刊,总有停刊的理由或苦衷。我们是中国人,应当服从中国政府。国难已到最后关头,全国已到统一抗战的时候;我们人民的步调要与政府一致,才能收团结御侮指挥意如之效!因此,政府既无条件的处分我们停刊,我们亦无条件的服从政府!
在我们接受政府纠正本刊的错误之后,仍要恳请政府允许我们复刊的!不过对于本刊的五千热烈读者,实在抱歉!因为正在热烈地阅读本刊的时候,突然中止;这是谁也感觉不满意的!可是,如果电影场休息五分钟一样,对于观众是没有什么妨碍的!反之,因此五分钟的休息,到有回味过去所得的印象的机会!
我们在此深深地向本刊千余忠实订户,表示歉意!因此,我们对于《大声》底订户,想出四种办法来,以报信仰我们的诚意;同时,也是顾全我们信用的表示!(见启事一)
本刊读者诸君:对本刊过去之批评和将来之改善,如愿提供意见,无不竭诚接受!再见!
 
出处:原载于1937530日《大声周刊1-13合订本》,无署名,P142页。
 
 
附四:大声周刊特别启事
 
 
本刊除四月十五日得到警察局口头通知谓:奉省府转奉中央令着即停刊外,并未奉有其他命令。乃一面结束停刊,一面通知订户。殊过后始觉:本刊之第十二期及停刊号与通知书,各订户多未收得。虽函询邮局亦不答复。呈请省府复刊亦未奉到批示。真象若何至今莫明究竟。特此公诸读者,尚望有以教之!
 
附通知书,呈请复刊文
先生:本社出版之大声,刻已奉令停刊,正谋呈请解禁,在未正式复刊前,定户如须退回定费,亦可照办。先生名下尚存定费()元()角,分请将定单寄来,余款即行奉上。如以该款预定《大声合订本》,或由本社代订其他杂志,均听尊便。若他日《大声》复刊,而先生名下定费尚未退去,仍当照旧寄发刊物,如何?盼复!敬祝健康!
大声周刊会谨启四月十六日
 
为遵命停刊,业已改善,呈请允予复刊以维言论而信用事:窃先等编行之《大声周刊》,因系主张抗敌,故博得国人同情。销路日渐增加;来稿甚踊跃。惟消息言论,或有失检之处。既蒙钧府停刊处分,谨当遵命思过改良。刻己自行纠正,仍恳准予复刊。使先等之爱国主张,有继续鼓吹之日;而政府之言论解放,无徒托空谈之讥。如荷俞允,则以后当在钧府指导扶持之下,谨慎将事。绝不踰越范围。如此,则政府人民步调一致;而数千读者因复饷精神粮食之故,对政府必增信仰之心。是《大声》复刊,不公本刊同人之幸;亦四川抗敌民众之幸也……
 
出处:原载于1937530日《大声周刊1-13合订本》,署名:大声周刊社。
 
 
附五:复刊词——鲜明我们底态度
 
 
本刊,前因时局关系,曾演二变化身;今天,又因时局关系,还我本来面目。面目虽然一样,态度却有不同。从前是大声疾呼:“对内和平,对外抗战”;今天要竭力呐喊:“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
我们为着:“民族独立”自然要张开抵抗侵略的解放战争;但同时,不进行“民权自由”和“民生改善”,还一战争是没有胜利把握的。内为三民主义的本身,就是三民;不是一民或二民!
无论什末(么)党派,在同赴国难的今天,如不改变他底策略,共同来“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他不是不明事理,便是不忠于国家。他党分子,能真正地实行三民主义,我们认为他是中山先生底同志;国民党员,不切实奉行三民主义,我们主为他是真理底叛徒。
我们本无党派,更无所谓主义:不过,为要救中国,所以不能不实行“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
我们竭诚欢迎:各大党各派的指导和督促,使我们走上革命的三民主义道路!
 
出处:原载于1937115日《大声周刊》复刊号,无署名,P1页。
 
 
附六:停刊辞
 
 
本刊自去年一月十五日创始以来,即本:“对内和平,外对抗战”大声疾呼;中间虽几经挫折而对原来主张仍一贯不变。及至去年十一月五日奉到四川省政府“姑准复刊”指令,正式复刊以后,又本“巩固团结,抗战到底”唤起民众。对于抗日战争,虽无多大贡献;而于救亡运动亦不无小补;究竟何负于国家,何碍于当道??
本刊前后共出六十一期,约“百()十万言。自信:无一字出乎三民主义范围;无一字离开民族国家利益。即每期呈阅之()()()(),()()无一字之摘不知何故,屡受处分。而()()()()()一战()员专()挑()谩骂不谈抗战建国之刊物,皆核准发行,于热心爱国努力救亡之本刊反几次查禁。不卜我当政诸公是否悉将各刊披阅比较?是否()()三民主义()原则与抗战建国纲领为可否发行之批准标准?若只以无稽之谈、门户之见作为取舍,则何以临事?何以服人?
本刊之创始与复刊,政府均有指令:中途发生查禁,党部()有呈文。呈文至今未批,指令当然有效。今忽勒令停刊,使人莫名其妙,言论自由?言论自由!
今后仍本救亡天职,大声呈语复刊。与其无理服从,何若据理力争。爱国同胞,共助我乎!
 
出处:原载于1938813日《大声周刊》停刊号,无署名,P1页。
注:因原始资料不甚清晰,不能辨别的文字皆以()代之,待有新的资料出现,再予以更新。
 
 
《大声周刊》简介:
 
 
《大声周刊》于1937117日创刊成都,由大声周刊社发行,发行人薛特恩,主编车耀先。19374月被查禁,5月改《大生周刊》出版,《大生周刊》仅出5期,又遭查禁;7月又改《图存周刊》出版,《图存周刊》第3期后又被查禁;115日,《大声周刊》复刊,复刊40期后,于19388月又遭查禁,前后共61期。
抗日战争与中日近代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大声周刊》:

 

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

《中国杂志》发刊词

总理孙中山先天以个人倡导革命垂四十年,风从者遍于国内外,实践之士至有挟白刃徒手以与专制军阀抗者,饮弹伏屍,继踵不歇。满清之覆,袁世凯之亡,北洋军阀之敝,皆由此种无畏精神以克制之。总理既殁,北伐兴师,以二年之力,统一中国,成功不为不速。然而平心检阅,本党确立政权者已越四年,踏实信徒,不及三十万人,有理论之叛徒,有割据之悍将,有跳梁之共匪,有伺隙之强邻,内外相煎,上下交困,持今日以与北代奠都之时期相较,险夷难易,判若天壤。由此可知,昔日能达破坏之目的者,实受总理伟大之精神所驱使,吾党何可自贪其功。总理去世日远,建国之事,亦愈繁复而艰难,如何秉承遗教,阐明主义,率国人信仰实行以人于建设之途,是不能不待吾人之努力。
三民主义者,总理毕生精力结晶也,中国国民党者,在三民主义信条之下,遵总理之指导而成立也。救中国只有一三民主义,循主义以负救国之责任者,亦只有一国民党,三民主义以外,不复有适当之主义,三民主义本身,不应有纠歧之理论,国民党以外不应有党,国民党以内尤不应有派,此吾党之天经地义也。乃前后数年之间,自命为总理信徒,挟本党之名以标奇立异者,比比皆是。非右倾以从军阀官僚而腐化,即左倾以助共产党徒而横行,舍正路而弗由,弃固有之信仰,以步趋敌人之后,是无异得鱼者忘签,清河者焚舟,不知自反其本,遂使本党中心理论为之动摇,国民视听为之眩惑。如何驱异端,避邪说,统一本党理论,集中本党人才,使毋为左右倾,以立国民之信仰,是不能不待吾人之势力。
治权之运用,不外集权与分权,集权易流于专横,分权易启割据。总理折衷至当,采为均权之制,凡事务有全国一致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随事实划分,不拘见以立制,两无偏颇,其义甚精。有谓此义不易适合,别悬分治合作之的者。旷观往史,由分而合者治,由合而分者乱,求诸近例,民五以后,外重内轻,地方争为长雄,中央视同赘物,分者未尝能治,分治者未尝能合作,其事固已显然,本党力避联省自治之非,何可蹈其覆辙?孟子有言,天下惟定于一。今外患亟矣,攘外者必先安内,将欲求安。惟有造成强有力之中央,庶可收指臂一贯之效,然如何齐一全国心志以赴此目的,尤不能不待吾人之努力。
此外若实力经济教育文化如何发展,若世界新潮国际现状如何适应,有本党主义政策为之纲领,其条目工夫,人人有殚精竭虑探讨贡献之责任。
同人深维使命之重,忘其荒陋,因有《中国杂志》之刊行。婴其鸣矣,求其友声,海内诸贤,当有以教之也。
 
出处:原载于1931920日《中国杂志》第1卷第1期,署名:同人,P1\2页。
 

附一:编辑的话
 
 
一、本刊筹备不久,仓卒出版,内容是不十分充实的,错误的地方,更是难免!
二、本刊出版之日,恰是大水灾尚未过去的时节,现在还是洪流滚滚,我们显以有限的篇幅,登载关于全国水灾记实,赈灾的情形,以及今后救灾治标治本的办法,并为一万万灾民请命。
三、我们不能自信能够办出一个有威权的刊物来,我们认为这个《中国杂志》要他发扬滋长,是要忠实的读者们来共同培养的;我们抱着热烈的希望,请读者们大家来培养这个刊物——《中国杂志》。
四、这次收到稿件很多,因为篇幅的限制,第一期不能全数容纳,非常的抱歉,以后当陆续的披露。
五、本刊已定每月五号及二十号两日各出版一次,凡要按期登载之稿件,请于每月五号及廿号寄到,五号寄到之稿,廿可以揭载,廿号寄到之稿,下月五号可以揭载。
九月十日于中国杂志编辑室
 
出处:原载于1931920日《中国杂志》第1卷第1期,署名:编者,P139页。
 
 
附二:中国杂志投稿简章
 
 
一、本杂志月出二次,竭诚欢迎投稿。
二、凡关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国际问题及文艺记述等稿件,均所欢迎。
三、本稿不拘语体文言,但须缮写清楚,并加新式标点符号。
四、译稿请附寄原本,如原本不便附寄,请详述原文题目、原著、姓名出版日期及地点。
五、凡不登之稿,随即检还。
六、来稿揭载之后,酌致薄酬如下:
1)论著每千字酬现金三元至五元。
2)译述每千字酬现金二元至四元。
3)文艺每千字酬现金二元至五元。
4)绘画照片每张酬现金五角至二元。
5)但特别佳作得另议从丰酬报。
七、投稿人欲自定稿费请于寄稿时声明。
八、投稿本志有增删之权,但不愿他人增删者,得于投稿时预先声明。
九、来稿揭载后,版权为本志所有。
十、来稿请寄南京三道井十八号中国杂志社。
 
出处:原载于1931920日《中国杂志》第1卷第1期,无署名。
 
 
《中国杂志》简介:
 
 
《中国杂志》(半月刊)于1931920日创刊南京,时政类刊物,出版期数与停刊原因不详。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杂志》:


《今天》致讀者

歷史終於給了我們機會,使我們這代人能夠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聲出來,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處罰。我們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為歷史已經前進了。 馬克思指出:“ 你們讚美大自然悅人心目的千變萬化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並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要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