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

《中国杂志》发刊词

总理孙中山先天以个人倡导革命垂四十年,风从者遍于国内外,实践之士至有挟白刃徒手以与专制军阀抗者,饮弹伏屍,继踵不歇。满清之覆,袁世凯之亡,北洋军阀之敝,皆由此种无畏精神以克制之。总理既殁,北伐兴师,以二年之力,统一中国,成功不为不速。然而平心检阅,本党确立政权者已越四年,踏实信徒,不及三十万人,有理论之叛徒,有割据之悍将,有跳梁之共匪,有伺隙之强邻,内外相煎,上下交困,持今日以与北代奠都之时期相较,险夷难易,判若天壤。由此可知,昔日能达破坏之目的者,实受总理伟大之精神所驱使,吾党何可自贪其功。总理去世日远,建国之事,亦愈繁复而艰难,如何秉承遗教,阐明主义,率国人信仰实行以人于建设之途,是不能不待吾人之努力。
三民主义者,总理毕生精力结晶也,中国国民党者,在三民主义信条之下,遵总理之指导而成立也。救中国只有一三民主义,循主义以负救国之责任者,亦只有一国民党,三民主义以外,不复有适当之主义,三民主义本身,不应有纠歧之理论,国民党以外不应有党,国民党以内尤不应有派,此吾党之天经地义也。乃前后数年之间,自命为总理信徒,挟本党之名以标奇立异者,比比皆是。非右倾以从军阀官僚而腐化,即左倾以助共产党徒而横行,舍正路而弗由,弃固有之信仰,以步趋敌人之后,是无异得鱼者忘签,清河者焚舟,不知自反其本,遂使本党中心理论为之动摇,国民视听为之眩惑。如何驱异端,避邪说,统一本党理论,集中本党人才,使毋为左右倾,以立国民之信仰,是不能不待吾人之势力。
治权之运用,不外集权与分权,集权易流于专横,分权易启割据。总理折衷至当,采为均权之制,凡事务有全国一致之性质者,划归中央;有因地制宜之性质者,划归地方;随事实划分,不拘见以立制,两无偏颇,其义甚精。有谓此义不易适合,别悬分治合作之的者。旷观往史,由分而合者治,由合而分者乱,求诸近例,民五以后,外重内轻,地方争为长雄,中央视同赘物,分者未尝能治,分治者未尝能合作,其事固已显然,本党力避联省自治之非,何可蹈其覆辙?孟子有言,天下惟定于一。今外患亟矣,攘外者必先安内,将欲求安。惟有造成强有力之中央,庶可收指臂一贯之效,然如何齐一全国心志以赴此目的,尤不能不待吾人之努力。
此外若实力经济教育文化如何发展,若世界新潮国际现状如何适应,有本党主义政策为之纲领,其条目工夫,人人有殚精竭虑探讨贡献之责任。
同人深维使命之重,忘其荒陋,因有《中国杂志》之刊行。婴其鸣矣,求其友声,海内诸贤,当有以教之也。
 
出处:原载于1931920日《中国杂志》第1卷第1期,署名:同人,P1\2页。
 

附一:编辑的话
 
 
一、本刊筹备不久,仓卒出版,内容是不十分充实的,错误的地方,更是难免!
二、本刊出版之日,恰是大水灾尚未过去的时节,现在还是洪流滚滚,我们显以有限的篇幅,登载关于全国水灾记实,赈灾的情形,以及今后救灾治标治本的办法,并为一万万灾民请命。
三、我们不能自信能够办出一个有威权的刊物来,我们认为这个《中国杂志》要他发扬滋长,是要忠实的读者们来共同培养的;我们抱着热烈的希望,请读者们大家来培养这个刊物——《中国杂志》。
四、这次收到稿件很多,因为篇幅的限制,第一期不能全数容纳,非常的抱歉,以后当陆续的披露。
五、本刊已定每月五号及二十号两日各出版一次,凡要按期登载之稿件,请于每月五号及廿号寄到,五号寄到之稿,廿可以揭载,廿号寄到之稿,下月五号可以揭载。
九月十日于中国杂志编辑室
 
出处:原载于1931920日《中国杂志》第1卷第1期,署名:编者,P139页。
 
 
附二:中国杂志投稿简章
 
 
一、本杂志月出二次,竭诚欢迎投稿。
二、凡关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国际问题及文艺记述等稿件,均所欢迎。
三、本稿不拘语体文言,但须缮写清楚,并加新式标点符号。
四、译稿请附寄原本,如原本不便附寄,请详述原文题目、原著、姓名出版日期及地点。
五、凡不登之稿,随即检还。
六、来稿揭载之后,酌致薄酬如下:
1)论著每千字酬现金三元至五元。
2)译述每千字酬现金二元至四元。
3)文艺每千字酬现金二元至五元。
4)绘画照片每张酬现金五角至二元。
5)但特别佳作得另议从丰酬报。
七、投稿人欲自定稿费请于寄稿时声明。
八、投稿本志有增删之权,但不愿他人增删者,得于投稿时预先声明。
九、来稿揭载后,版权为本志所有。
十、来稿请寄南京三道井十八号中国杂志社。
 
出处:原载于1931920日《中国杂志》第1卷第1期,无署名。
 
 
《中国杂志》简介:
 
 
《中国杂志》(半月刊)于1931920日创刊南京,时政类刊物,出版期数与停刊原因不详。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杂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今天》致讀者

歷史終於給了我們機會,使我們這代人能夠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聲出來,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處罰。我們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為歷史已經前進了。 馬克思指出:“ 你們讚美大自然悅人心目的千變萬化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並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要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