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星期六

《暖流》發刊詞:政治秩序

半年來,違規遊覽車問題備受社會注意,這個問題的產生,根本上是襲斷與服務不協調的併發症,政府襲斷專營但卻未提供充分的服務,才有許多人不惜違法來提供這種服務,但政府感受到這種民間服務對其本身營運所構成的威脅,於是在沒有充分規劃之前,立刻拿出租借取締的各種軟硬措施。遊覽車違法應該取締,但政府又曾擔心他們有一天全部為守法而拒絕行駛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政府以違法的理由來取締他們,而在取締後,政府本身也有許多違法的地方,現在自己仍在違規經營,政府的法治威信因而受到普遍質疑。
這個教訓也適用於國內的政治問題,當前國內的政治交通秩序不良,政治的紅綠燈號志有問題,斑馬線權威未樹立,政治交通警察在處理違規罰單問題上面,亦受詬病。
我們雅不欲以個人問題加以宣揚,但由本刊創辦雜誌的經驗來看,更可由小知大,顯示政治交通問題的癥結所在。就以本次申請為例,新聞局對外發佈新聞,宣稱雜誌是“依法申請,依法核准”,實際上,本刊依法申請,而新聞局並未在法定的四十五天期限內,依法予以任何答覆,而無故稽延三十五天,直到國建會開會前夕,已達八十天之後才予核准。我們深知新聞局雖有法定核准職權,但實際上並未擁有真實的完整的權力。而所有黨外人士所辦的雜誌,其所受待遇,亦與其他雜誌有明示差別。政府“依法查禁”所依的法有許多種,執行單位不一,標準不同,因人而異,而政府負責人聲稱此乃法治(Rule of law),事實上這是以法制人(Rule by law),而非法治。而在我國奇特的行政立法制度之下,要找到制人的法令,易如反掌。
最近人們很高興看到選舉的恢復,以及大幅度擴大增選名額,不論如何,它將有助於增加大眾參與的途經,但是,我們不得不再三指出,如果不好好拓寬政治管道,樹立中立性的執法態度,我們將來的政治交通將因擁擠而更為紊亂。
卅年來的慘淡經營,已為我們的社會儲存不少精力,這種社會精力可能是大有為政府的投資本錢,同時也可能變成無所作為的政府的負擔。試看每天早上到處晨起運動的人們,那些跑步的老人,跳土風舞的太太;週末假日湧往海邊山際的青年,到處擠滿人群,這些人群是健康、蓬勃、自信的,他們尋找更好的生活品質,希望掌握自己的命運。這些人可能擠往青年公園觀賞雲門舞集,也可能是政見發表會熱情的群眾。當年大家在後院樹蔭下乘涼講古的日子已成追憶。
社會精力要有疏導、發洩、排解的出路,從泥巴路變成碎石路、柏油路和高速公路;從單行道變成雙線道,四線道到八線道。車子開太快易出車禍,但如我們擁有五千CC的社會馬力,而卻被限制在時速廿公里以內,也同樣會發生問題。
我們的政治問題複雜萬端,雖然建立交通秩序本身並不是目的,但是沒有一套公平合理的規則和秩序,可能根本談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出處:原載於1980年8月1日《暖流》第1期創刊號,無署名。


附:編輯室筆記


從《亞洲人》到《暖流》隔了四個月,換句話說,差不多等於從高雄事件軍法審判部分的起訴,到全案定讞,繼而召開本年度國建會的時間。這一段日子是個反省、檢討,重新調整步伐的緩衝期。不但對本刊投閒置散的同仁們是如此,從很多跡象看來,無論朝野也都在努力開創或適應新的局面。
就執政黨的角度來看,從高雄事件的判決書,到通過不久的《選舉罷免法》,和低調的國建會,加上對參加年底選舉的黨員,採取“推薦”和“許可”的黨紀約束。已經可以看出執政黨將以更“穩健”,更“堅定”的立場來維持未來的政治秩序。
面對這樣的客觀條件,希望建立現代政治制衡力量的社會人士,在久旱不雨的季節裡苦苦思索之後,找到什麼出路呢?具體一點說,企圖扮演時代守望者的《暖流》,能為大家作一些什麼?
從《八十年代》創刊到現在,我們不斷努力的,是提供大家更多樣更誠實的消息,和更廣泛更開放的言論。然而將近一年來,事實印證了新約聖經裡的話:“那路是窄的。”
於是我們決定把路走寬起來,並一步一步的,把路基踏實。那就是說,通過更寬闊的主題和更深入的分析,我們希望有助於造就成熟的現代公民的自覺,從根培養民族未來的生機。
作為一個現代公民,我們必須有能力透澈瞭解當前的處境。《信任投票與國是會議》和《違規遊覽車縱橫談》便是從文化和制度兩方面,深入分析問題的內在層次。《民意何處尋》及《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二篇,則討論形成輿論的幕後真象。而《亞洲統治綜觀》指出儒家傳統在亞洲開發中國家。邁向民主時,所造成的困境,更值得我們深思。另外譯載了《臺灣問題研討會》一文。那是十數位中美學者於今年三月六、七兩天,在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座談會中,所提出的專題報告和辯論經過,分為政治發展,經濟和軍事問題三類。其中公開討論的氣氛,相信能令我們這些被討論的人,更坦誠的面對自己。
至於黃煌雄先生,則是大家熟悉的政論家,他的《選罷法評議》仍然一本書生的立場,分析立法的得失。潘榮禮先生的幽默文字,也是大家所喜歡的。但是他這一篇《新農業經濟政策》卻是十足嚴肅的討論。邱連輝先生譯自日本讀賣新聞的《八十年代世界經濟的動向》,則是他在勞碌奔波的民意代表生活中,追求現代知識的成績,是特別值得我們尊敬的。
本期的“世界之窗”,我們針對南韓的政局作一點分析和預測的功夫,有《南韓政潮的社會背景》、《金大中的叛國證據》和《一個不必要的政變》三篇文章,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大陸少數民族一瞥》和《美國記者在北平》則引導我們透視大西北的風雲流轉,和所謂“中國專家”搭上朝聖巴士之後,所遭遇到的困境。
《暖流詩潮》和幾篇小說文字,是我們新的嘗試。透過不同的表達方式,談論較廣泛的主題,須要作者、讀者,編者之間更密切的配合。如果能因此而促使大家的生活和思想得到更有機的連系,那便是我們的希望。因此讀者的鼓勵和指教是《暖流》求之不得的。
另外有兩樣作品一直受到讀者的喜愛,甚至有以為是我們一貫的特色的。那便是CoCo的漫畫和《臺北話題》。CoCo的筆觸鋒利而帶感情,他的靈感富於智慧,經常帶給我們“一筆道破”的喜悅。從《亞洲人》起,他休息了半年,如今他回來,又重新點燃了無數明亮的笑靨,我們歡迎他。
關於《臺北話題》,不論是報紙漏網的新聞。還是喧騰於眾口的“話題”,相信大家都喜愛它明快雅致的風格。一些呼之欲出的熱鬧,幾段人人側耳的趣談,還有那種遮遮掩掩的“公開秘密”,我們把它揭出來,教一些翹首企望的心靈,暢暢快快的吐一口氣,即合生理衛生又有利國家社會。我們將一本慣例服務大家。

出處:原載於1980年8月1日《暖流》第1期創刊號,無署名,P1頁。


《暖流》簡介:


《暖流》(月刊)於1980年8月1日創刊,發行人康文雄,社長康寧祥,總編輯司馬文武(江春男)。《暖流》是繼《八十年代》、《亞洲人》相繼被停刊之後,第三次接棒,卻因封面將《八十年代》雜誌名冠於其上,有司以違法《出版法》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一、二款之規定,予以定期停止發行1年的行政處分。
1982年2月,《暖流》以第2期首度復刊,發行至1984年1月第19期後,暫停發刊。
1986年5月19日,《暖流》以《八十年代》總第114期第2次復刊,發行至第116期,於1986年6月1日後,被以“已逾期出版期限”為由,吊銷《暖流》雜誌執照而停刊。
《暖流》創刊號:https://zhongzisc.blogspot.com/2019/08/blog-post_29.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今天》致讀者

歷史終於給了我們機會,使我們這代人能夠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聲出來,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處罰。我們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為歷史已經前進了。 馬克思指出:“ 你們讚美大自然悅人心目的千變萬化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並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要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