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5日星期四

《东方杂志》复刊辞

本志为本馆印行各种定期刊物之一。民元前十一年(公元一九零一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本馆始刊外交杂志,民元前八年(公元一九零四年,清光绪三十年)续创本志,至民元前二年(公元一九一零年,清宣统二年)外交杂志停刊,并入本志,故本志自创始迄今,历四十有二年,实为国内创刊最早而又赓续最久之刊物。近年迭遭国难,中断至再至三,然皆随本馆印刷力之恢复,旋告复刊。第一次因一二八事变而停顿,同年八月本馆复业,本志不久亦复刊第二次,因八一三事变暂停,改在长沙复刊,嗣以长沙大火,工广被毁,移香港续刊,旋兼印重庆版,第三次则因太平洋战事爆发,本馆香港工广全部为敌人掠夺,重庆工广又有待整理与扩充,本志遂遭第三次之停顿。谨本复兴奋阈之夙志,不因再三打击而稍懈,除自三十一年三月在渝继续出版新书外,兹于本年三年恢复本志之刊行。此即本志第三次复刊之经过也。
本志以阐明学术为主旨,所刊各文见解力求客观,议论务期平允。注重新知之介绍,然力避武断,期无悖研究之精神,内容则人文自然,中外新旧,兼收录。然由于沿革关系,取材涉及国际问题者为多。按其性质,以类相从,冠以国际问题,从向例也,殿以文艺,依通例也,其他则略仿图书分类,序其先后,期便读者。
本志第三次复刊,值世界空前大战结束有期,国际永久和平曙光在望,同时我国国际地位已跻平等,国内学术与国民知识亦视前有进。刊物之品质,乃随一国之学术与其国民知识之进展而进展者;至其作用,亦视当前重大问题为转移。当兹重要关键,本志负使命重。惟是同人学识谫陋,仓卒复刊,一切有同草创;扶掖指导,固有赖于当世贤达,而名言谠论,光我篇幅,尤为不断之请求也。
 
出处:原载于1943315日《东方杂志》第39卷第1号,署名:王云五。
 
 
附一:卷头语
 
 
《东方杂志》复刊,胡愈之先生要我写几句卷头语。但自九一八,尤其是一二八以后,我格外觉得多说话不如多做事。而且关于本志新生的旨趣,已由胡先生说得很透切;关于商务印书馆被燬的情形,也由何炳松先生记得很详细。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东方杂志》的停刊,是由于商务印书馆被燬以至复业的程途中,我至少也算是挣扎得最苦的一个人,我为什么这般的挣扎;这或者是许多人所想知道,却没有知道透切的。
为的是维持企业吗?像商务印书馆这样企业,固然大有维持的必要;但我不过是其中一个很小的股东,而且和它的关系也不算很久。为个人计,似乎不值得这般的挣扎;为事业计,似乎也还有更值得致力的地方。
为的是维持文化吗?过去的商务印书馆,对于文化事业固然有相当的贡献;但是可为文化致力的地方也很多,不限于一个商务印书馆;似乎也不值得把它看做第二生命。
我所以不愿艰苦,不避嫌怨,力排万难把商务印书馆恢复,并没有什么高达的目的,只是为我们中国人争一点点的气。日本帝国主义者认为商务印书馆是中国人自办比较有点规模的企业,觉着有些讨厌,便首先把它炸毁,我认为它扶起来。日本帝国主义者认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杂志,多有提倡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也,觉着有些讨厌便趁势一火把它烧尽。我认为一烧便不能复兴,也是莫大的耻辱;所以不独要把各种旧出版物赶紧重印,而且对于新刊物也仍积极进行。试举一例,日本帝国主义者于炸毁商务印书馆后,藉口商务出版的教科书多含排教材;揣其意一方面似为暴行辩护,一方面或亦以为今后无如我何。但是商务印书馆在却后重印的各种教科书,仍旧不止几千万册,而且每册都带着一二八国难的创痕。
《东方杂志》的复刊,其意义是如此。
野草是愈烧愈盛的。我们的愿望很奢;我们的力量却很微,要达到我们的奢望,不能不赖各界的援助。
二十一,十六。
 
出处:原载于19321016日《东方杂志》第29卷第4号复刊号,署名:王云五。
 
 
附二:《东方杂志》启事

 
一、本社地向在上海闸北宝山路,因一二八战争全部被燬。现已迁至上海辣斐德路五五三弄二号内。以后如蒙投稿,接洽编辑事务及交换寄赠书报等均寄至此处。惟关于零售、定阅、发行、推广告等事务,请函向上海河南路商务印书馆接洽,勿由本社转遞,以免延搁。
二、本志自第二十卷第三号发行以后,即因一二八事件停刊,仍与以前卷数号数啣接,即以复刊后之新第一号,作为第二十九卷第四号。以后仍依向例,每月出版两册,每月一日十六日发行。本年内出至第八号止,明年新年号即作为第三十卷第一号。价目照旧,并未更改。因第二十九卷仅出八册,以前定户缺寄之册数,当照旧补足。惟第三号出版时,适遇战争,一部分定户尚未及寄发,现在筹备再版,俟第三号再版出书后当再通告补发。
三、商务印书馆以前发行之《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妇女杂志》,《学生杂志》,《少年杂志》,《自然界》现在暂时无法复刊。以上各杂志之定户,未满期者,可将已定阅而尚未收到之各册,改定《东方杂志》。改定之册数依照各杂志定价换算,惟另赠《东方杂志》复刊号一册,以资优待。其详细办法可向上海及各省商务印书馆询问。
四、本社现征求旧《东方杂志》二份份。凡藏有《东方杂志》自第一卷至第二十八卷全份,或搜藏在十卷以上而未阙者,如愿意让售,恳书明售价,向上海辣斐德路五五三弄二号本社接洽为荷。
五、本社征求关于时事、人物、风景、美术、各地特殊风俗以及其他照片图画。投寄之照片图画,如不合用,当即本社寄还。否则当酌酬现金或本志。私家搜藏之贵重美术品,如愿暂假本社制版发表者,请先赐函接洽。来件请附详细说明,并用厚纸包扎,挂号寄上海辣斐德路五五三弄二号本社,以免损坏及遗失。
 
出处:原载于19321016日《东方杂志》第29卷第4号复刊号,署名:东方杂志社。
 
 
附三:《东方杂志》简明章程
 
 
一、本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
二、本杂志略仿日本太阳报、英美两国而利费Review of Review体裁;除本社撰译论说、广辑新闻外,并选录各种官民月报、旬报、七日报、双日报名论要件,以便检阅。
三、本杂志区别门类如左(此处更为“下”):
1
1 社说(选论来稿附)2 谕旨、3 内务、4 军事、5 外交、6 教育、7 财政、8 实业、9交通、10商务、11 宗教、12 杂俎、13 小说、14 丛谈、15新书月目。
四、编次方法首关于本类之论说,次史事、次章奏、次公牍、次规程、次新闻,仍以先本国后外国为序。
五、每类无论多少各自为页,不相搀杂以便分钉成书。
六、同志寄稿属登请署真姓名及详细住址,以便通讯。惟应否登载由本社同人酌定,原稿恕不检还,信资自给。
七、每册卷首编成目录,详注页数以便检讨。全年十二册,另编总目录亦注明页数。
八、本杂志分门别类,搜罗宏富、选择精审,有志之士欲检查时事者,得此可免抄录之繁。
九、本杂志字数较现行杂志为多,售价极廉,内地人士无力遍阅各报者,得此亦足周知中外近事。
十、本杂志用洁白洋纸洋式装钉,每月一册,每册二百五十页,约十五万字,另加精美图画以十幅为率。
十一、每月二十五日发行。
十二、每册售价大洋银二角五分,预定全年十二册银二元五角,遇闰照加。
十三、邮局已通之处每册加邮费三分,信局酒力由闻报者自给,外国邮费照算。
十四、本杂志托上海棋盘街中市商务印书馆为总发行所。
 
出处:原载于1904311日《东方杂志》第1期,无署名。
 
 
《东方杂志》简介:
 
 
《东方杂志》于1904311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创刊上海,名称最初定为《东亚杂志》,但因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有德文《东亚杂志》,为避同名而改为《东方杂志》,最初为月刊,1920年第17卷起改为半月刊,后又恢复为月刊,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初期是一种文摘类性质的刊物,后经几次大的调整和改革,逐步成为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社科类综合性刊物。该刊曾在上海、长沙、香港、重庆等地出版,因日军侵华造成几度休刊,后又分别于19321016日、1943315日等数度复刊(抗战爆发后,处半停刊状态,合期出版),194812月终刊(后1967年在台湾复刊,1990年终刊),共出44卷,为旧中国历史最久的刊物。
全国报刊索引——《东方杂志》:
https://www.cnbksy.com/literature/literature/bbf23f666204789e30acb4e4fb7df771
国家数字图书馆——《东方杂志》:
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Detail?searchType=all&showType=1&indexName=data_404&fid=01J00229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今天》致讀者

歷史終於給了我們機會,使我們這代人能夠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聲出來,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處罰。我們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為歷史已經前進了。 馬克思指出:“ 你們讚美大自然悅人心目的千變萬化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並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要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