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日星期六

《光华大学半月刊》发刊辞

光华大学依校务会议之议决,发行半月刊。余忝长斯校,因一言为引。余惟光华肇造,于今八年,大学生毕业而去者五百二十八人矣,继此以往,千人万人以至万万人可待也。然师以是教,弟以是学,一日若干时,一学期若干日,积八学期为四年,学者之毕业,教者之事终矣,是谓大学生某学士矣,夫所谓某学士者,上焉者不过得普通之学识,下焉者併普通学识而茫茫也,呜呼是岂学者之过哉!教者实与有责焉。余为此惧,惧负青年也,惧青年之父兄属望于教之者也。余于是演讲之时,既殷殷以造成高尚人格高深学术勉诸同学,更以大学生四年之中,宜就性之所近,各于授课之馀,立一年以至四年自修工程,并写日记,积日成岁,以标心得。今秋又以各种学会益求孟晋,加入导师,余国学导师之一也,讲本涵泳,其果有益与否,固难预测,然以吾同学努力精进卜之,则效可知已。顾学会讨论之所得,与夫师生研究之所及,必有所以宣扬之者,爰有半月刊之发行,其繁者编之于小丛书,以补不及,科学实验而外,发挥精神者此矣。昔文中子讲学河汾将相出其门墙;安定胡先生创湖学经义治事分齐,今岂异于古耶。况我光华硕彦鸿濡,启迪后进,一堂济济,师(宜)陶熏,雨晦风潇,总是佳趣,花朝夕月,堪作清谈。则是刊也取诸左右逢其原,谓之光华,余兴可也,(暨)之光华之精神亦可也。民国二十一年十月一日。张寿镛。

出处:原载于19321010日《光华大学半月刊》第1期,署名:张寿镛,P1页。 

 

附一:光华大学半月刊简章

 

一、本校为发扬学术起见,发行刊物。

二、刊物之内容,专以介绍中国固有文化及欧美学说,暨批评与发抒各种理论为限。

三、刊物之功用,在发表教师之研究及学生之心得,以收攻错之效。

四、刊物之编辑,由推聘之编辑委员会任之。

五、编辑委员会之人选,由学校决定延聘之。

六、另特聘特约撰述人如(若)干人,负按准期作稿之任。

七、刊物每期之字数,以三万为限,除登载教师之稿如(若)干篇外,其余尽量揭登学生来稿。

八、其外来之稿,与本刊性质相符者,亦酌予登载。

九、刊物之第一期,定于十月十日出版,以后按每半月出版一次。

十、酌登广告,取费从廉。

出处:原载于19321010日《光华大学半月刊》第1期,无署名,P27页。

 

附二:投稿条例

 

一、本刊所收之稿件,以讨论学说发挥心得者为限。

一、来稿字数以一万五千为度,否则以地位关系恐多割爱。

一、来稿望缮写清楚,并加标点以免错误。

一、译稿请注明原作之题目等以便校核。

一、投稿登载与否,盖不答复。

一、稿件请遥交编辑委员会。

出处:原载于19321010日《光华大学半月刊》第1期,无署名,P27页。

 

《光华大学半月刊》简介:


《光华大学半月刊》(半月刊)19321010日创刊上海,由光华大学编辑发行,属于大学校刊。杂志名字前几期由王西神题,第七期为吕思勉题,后改为无题。主要撰稿人有:吕思勉,钱基博,蒋维乔,傅统先,陶行知,唐庆增,朱言钧等,19376月,因战事影响停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今天》致讀者

歷史終於給了我們機會,使我們這代人能夠把埋藏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放聲出來,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處罰。我們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為歷史已經前進了。 馬克思指出:“ 你們讚美大自然悅人心目的千變萬化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並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要求世界...